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安倍很可能比小泉更伤中日关系

2013年05月15日 18:35
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原标题:安倍很可能比小泉更伤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持续摩擦,不仅高层交往中断,两国社会相互间的心灰意冷在朝着“严冬”的方向走,敌意在逐渐形成。

钓鱼岛之争从日本“国有化”的严重挑衅开始,中国前所未有的猛烈反制带来高潮,直到今天的严重僵持,构成了中日关系的“死胡同”。在这期间,中日两国都出现权力交接。

中国权力交接基本保持了对外政策的稳定性,这是世界范围的压倒性评价。在日本一方,因为出现“又一次政党轮替”,政策变化的法定空间就很大,新人个人可能带来的变数尤其难以预测。

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把中日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几乎推向极致,他个人对两国关系的伤害很可能超过小泉纯一郎。

小泉的负面行动相对单一,他反复参拜靖国神社,造成中日外交对立。但那个时期,中日经济合作没受影响,贸易增长很快,相互反感主要在历史层面打转。小泉并未在领土问题上大做文章,两国战略上的相互警惕和防范并不突出。正因如此,安倍2006年接替小泉任首相后来华做“破冰之旅”也比较容易。

安倍再任首相,把钓鱼岛冲突带向整个中日关系,他很可能成为中日战略对立的“定型者”。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安倍 中日关系 死胡同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