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三角完成19个未利用地开发项目 共计20万亩
齐鲁网4月17日讯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按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国家战略的规划,从2011年起,山东启动了这一地区未利用地的开发。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东营、滨州等地的20万亩盐碱滩被改造成耕地和建设用地,不仅推动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土地支撑。
未利用地,是指盐碱地、荒草地、滩涂等不属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在整个黄三角地区,共有790万亩未利用地。这些未利用地是盐碱荒滩,也是后备土地资源。山东提出要在10年里,开发200万亩,新增耕地102万亩。这一计划实施以来,东营、滨州等地的6个项目、21.4万亩未利用地开发,已经通过了省里的验收。
盐碱地开发,"排碱"最重要。和过去挖明沟排碱不同,东营采用的是把排碱管道埋到地下1米多深。这种"暗管排碱"技术不仅效果更好,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土地。
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党委书记闫彬介绍说,能比明沟排碱,新增耕地将近10%。
通过新技术改造开发的耕地,土壤平均厚度超过了25厘米,全部实现了沟、渠、路畅通,林、桥、涵、闸配套。成方连片的土地,方便了现代农业开发。这片5000亩的新开发土地,一家名叫天瑞的农业公司就打算在这里种植饲料用刺槐,并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天瑞农业生态园生产部部长张萍告诉记者,每亩能实现产值4500元左右。
新开垦的耕地,不仅丰盈着黄三角的"粮仓",更为整个山东的经济发展提供土地保障。通过占补平衡,东营已经向青岛、烟台等城市,转让了3.23万亩的土地指标。
烟台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规划站副站长宋子秋说:“我们从东营购买了1.1万亩的用地指标,按我们每亩最低投资强度260万元计算,这些土地至少保证我们新增投资270亿元。”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