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山东师范大学收体育生"场地适应费" 不公示无收据

还有考生和带队老师表示,今年的收费明显比去年有所增加。

某武术考生:四十元一位,还得排队,去年往年不就是十块吗?

某带队老师:乒乓球这块儿他们是三十每小时,去年应该是二十。

记者:这个涨价你们听说过是什么原因吗?

某带队老师:问他们,他们也不说。报名费应该都含有考试费,交那么多,怎么还出现这个情况?

记者:报名费是多少钱?每个人?

某带队老师:每个人130元。我们一个学生今天来了是第七天了吧,每天都得去适应乒乓球,每进一次就是一小时,一小时就是30块钱,弄得学生吃饭都不舍得吃,必须去适应场地。

到底场地每天总的费用有多少?这位带队老师还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某带队老师:就说田径场地吧,山东省是1万多考生,每个考生每个人都要进场地至少两次,每个场地都得二三十万吧。

对于学生适应场地的费用问题,学校方面没有做正面回应。

记者:咱们学校这边对于这个事儿是怎么看的?

大学工作人员:不清楚,这个你得问学校领导。这个我不很清楚。

根据篮球馆门上的一个联系电话,记者找到了篮球馆的承包方。对方表示,考生们用来适应训练的场馆平时也是收费的,认为收费并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承包方:平时来活动都是来收费的, 我们场地的用工费,水电费我们全是自己拿,还有租赁费,已经跟物价局以前打过报告。我们这边是常年都这样,常年都这样收费。我们这个馆我们投了180万,没有任何在这里做坑学生的事儿。

场地的投资费用是否应该由考生来承担,在交了报名费之后,适应场地还要收费,是否存在二次收费的问题,这位负责人也进行了回应。

承包方:没有二次收费这个概念,我们场馆一直都是使用收费。常年都这样,你可以不来啊,你不来就是了,你不来你在家练好了。他们这些考生还是在投机取巧,他们练得时间短,又没有水平还想拿这个成绩。

然而,说到底学生们不可能不去适应场地。考试场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这样被承包出去,学生们作为劣势一方,实际上没有议价的权利。

现如今,很多学校将体育场馆等设施外包给了私人,不仅校外人员,就连本校生进入也要收费。体育设施由专人运营的确节约了学校的管理成本,但作为校园的一部分,体育场馆更多地应该满足教育本身的需要。收费本身无可厚非,毕竟场馆设施需要维护,但物价部门应该对场地的定价严格监管,学校也应该与承包商积极协商加强管理。高标准、严规范,本来不就是考试场馆的硬指标吗?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体育 山东师范大学 场地适应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