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民生议题贯穿始终 中国将继续提高民生权重

2013年03月06日 15:31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云路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 一万五千字的报告中十一次被提及——“民生”,本届政府十年工作业绩中最“浓墨重彩”的部分,未来中国发展的着力点,在温家宝总理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被凸显和强调。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5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从回顾过去五年工作,到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直至对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建议,“民生”议题贯穿始终。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7.79万亿元、7.9亿人享受各项养老保险、1.6亿人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各项医疗保险参保超过13亿人……回顾过去五年,温家宝列出了长长的“民生清单”,并用长长的篇幅对下一届政府进行“民生嘱托”。

“民生账本扎实厚重,民生嘱托意味深远。具体数据的背后,传递的是政府着意让13亿民众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的诚意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勇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说。

“惠民生”“民生优先”“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回顾本届政府十年执政道路,“民生”在政府工作中的“权重”一再提高。

十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危机让中国人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发展”,并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更加紧迫。那场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保障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民生举措”力度之大、财政投入资金之多前所未有。

“如果把民生事业看做动态的,过去五年,民生曲线一年比一年更强、更稳、更高。”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说。

时下,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许多社会矛盾都通过民生层面表现出来。比如,城乡差异造成的养老金“同工不同酬”、“同老不同养”,体制差异导致的退休金“同退不同酬”,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入学难”“看病贵”,生态环境破坏损害群众利益等,破坏了公平正义,导致突发群体事件多发,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全国人大代表李利对记者说,这句话曾在他所在的江西省非常流行。

在中国农村,因为“看病贵”导致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李利建议,在目前已经实现医保全覆盖的基础上,对于贫困家庭要出台更加优惠的举措,比如一些特殊疾病的免费救治等,缓解“看病贵”。

对今后工作,温家宝提了四方面建议,事关民生建议着墨最多。

在这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建议中,从扩大就业到完善社会保障制,从人口政策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从房地产市场调控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事事针对当下中国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件件关乎百姓切身利益。

此间接受采访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议,未来五年,政府要在房价调控、缩小贫富差距、改革收入分配上有更大举措。

 

 
[责任编辑:迟军] 标签:民生 议题 权重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