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青岛银发族二次创业 退休重起炉灶也"疯狂"

退休后重起炉灶去创业,对一些仍有雄心的老年人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些老年人贴补家用的无奈之举。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去创业,融入其中的老人们都在享受这个过程,而并非将赚钱当成第一目的。尽管“银发创业者”数量并不多,却在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退休后壮志不已的老年人开出一条新路。

■创业项目:理发·杨杰

企业效益差下海去理发

创业是很多人的理想,而杨杰成为理发的小老板则是机缘巧合,近20年来,杨杰就是靠理发这门手艺,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尽管今年他已经退休,有了一笔退休金,但理发这份活,已经和他的生活割舍不开了。

“我以前是青岛晶华玻璃厂的工人,在后勤上工作,后来厂子效益不好,发到手的工资也寥寥,正巧我会点理发的手艺,就摆了个摊子混口饭吃。”杨杰说,从1993年开始,他就开始走街串巷给人理发,算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虽然不是什么大买卖,却让他的一家人经济上有了着落。“别看剃个头两块钱,勤快点多干活也不少赚,当然相比于上班,给人理发也是没办法,指望着厂里发的那点工资,实在不够用。”后来杨杰买断了工龄,开始自己投保,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理发师生涯,还在市北区找了两个人流不少的角落摆摊,这一摆就是十多年。

月入两千生活很快乐

“现在物价涨了,一个月赚2000元也不算多,主要是图个乐和!”今年2月份,杨杰办理了退休,这是他期盼已久的事情,因为只有退休了,早已经离开企业的他才能停止自己缴保险费,还能开始领退休金,每月1700多元的退休金勉强够家人生活,但就怕急用钱,所以杨杰依旧摆着自己的理发摊。每天早晨6点半,杨杰都准时赶到瑞昌路一处小区,往往已经有几个老人在这里唠嗑,“周围的老人孩子是我的主要客户。”杨杰说。杨杰每天能在瑞昌路给十五六个人理发,过年前和“龙抬头”日子能理四五十人。“现在收费涨到3元一人了,理完发顾客自己回家洗头。”此外,杨杰还在徐州北路有个理发摊,每天下午也在那边忙活两个小时,一般也会有十几个客人。“理发是做个小买卖,但更多的是能和老朋友聚在一起聊天,总比在家里闲着要强。”杨杰粗略算了一下,自己每个月能收入2000元左右。

■创业项目:开海鲜店·罗万新

卖鱼也要活到老学到老

“我就是个打鱼卖鱼的,以前在四方路、市场三路摆摊,这几年岁数大了,攒钱开了个店,也就是个小生意。”罗万新家在即墨,自己开的海鲜店在通济街道,离家很近,这也让一直自称“鱼贩子”的老罗成了正儿八经的老板,一向豁达的老罗虽然成了老板,但却从来不敢小看卖鱼中的大学问。

老罗的长辈有不少是打鱼的,自己也曾在渔船上干了好几年,后来发现卖鱼收入也不错,就改成到青岛市区卖鱼。“那一年是1976年,家里挣不出吃的,这才出来卖鱼,那个年代做小生意的少,真不容易。”罗万新说,他在市区的市场三路、四方路摆摊,每天早晨两点多就去码头进货,直到现在,他已经在卖鱼这一行当里走过了37年。“卖鱼也有学问,都是长辈一点点教的,什么时候卖什么鱼,得学会和不同的客户打交道,还得会挑鱼、做鱼,想挣钱就得多学,我现在还在学,因为现在国内鱼少了,得学会买外国的鱼。”老罗说。

跟儿子学会搞海鲜团购

“我儿子是学食品专业的,毕业后也来卖鱼了,其实我不想让他干这个,太辛苦了,但他喜欢,干得比我都好。”罗万新的儿子小罗今年29岁,是老罗海鲜生意中的骨干力量,带着七八个员工忙里忙外,让老罗十分放心。

老罗已学会了上网,还和儿子在网上做起了海鲜团购的生意。“上网卖鱼,六七年前我才不信,可儿子还真卖出了不少货。”老罗说如今他已经脱离了店里的买卖,他的“主业”是喝喝酒、吃吃鱼,和老朋友们喝茶聊天,生意交给儿子他一点都不担心,自己则会趁着身体好的时候,多给儿子把把关。

 
[责任编辑:初晓芳] 标签:创业 青岛 退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