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媒体谈章子怡:双重标准下的豁达人生(图)

章子怡

原标题:章子怡:双重标准下的豁达人生

本刊人物观察员_邱致理(上海采访中心副总监)

从“国际章”到“北京大妞”,章子怡在双重标准下也算是为自己找到了一种可能。

王菲李亚鹏在微博上公布离婚消息的那一天,汪峰也做了同一件事,只不过在喧嚣沸腾的“鹏菲分手”新闻中,汪峰离婚的消息差点成为炮灰。更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条微博会在几周后牵扯出另一个更喧嚣的名字—章子怡。

章子怡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是一个距离遥远的明星,一个头顶各种光环的模糊形象,她对中国人来说似乎更像一个外国艺人,和这个娱乐圈有一种似是而非的关系。即便是主流媒体,也很少有机会能触碰到她。对西方人来说,章子怡是一个中国的icon,对中国人来说,她是一个走出国门的形象,飘忽而不真实。唯一让人们感到真实的,是她一段又一段的恋情和是非。

不少圈内人评说章子怡与撒贝宁恋爱是为了洗白墨汁,找一个形象不错有口才又有思想的央视主持人做男友,确实是一种让人好感度提升的“危机公关”。而对十年前就已闯荡好莱坞拍国际大导演作品的章子怡来说,这似乎是她与国内娱乐圈最接地气的一种行为了。与她打过交道的人都会明显感觉到,“泼墨门”之后章子怡的成熟蜕变。

与她合作过多次的时尚杂志编辑们,是媒体圈最直接的体验者。曾经她会态度嚣张,拍封面的时候一进门就像大姐大一样甩着手用英语骂人,对旁人的态度总是高傲,当然对摄影师和主编是另一番态度,她无疑是聪明的。曾经她不知与媒体如何打交道,言之无物,2009年做章子怡“我这十年”的封面稿时,我与她面对面访谈,二十分钟的对话泛泛而谈,简直抓不到任何标题。以至于最后我不得不问主办方要来了她一整天的采访录音,才完成这篇稿件。其实她并非不诚恳,而是常年与媒体保持的距离感让她不知如何应对。

作为在中国娱乐圈特殊时期下产生的特殊人物,章子怡一直在被我们用双重标准看待着。她不是刘玉玲,被西方视野完全接受;她也不是范冰冰,被中国人360度全角度接纳。她在好莱坞是一张中国的标签,在中国又成为走去好莱坞的标签。我们要求她在生老病死的行为举止上要足够像一个中国人,谁知她却可以像香蕉人一样在沙滩上日光浴。在这种双重标准下,章子怡成为这样一种存在,在表演上极具代表性,每一个剧本的选择都精准到位,但在形象的营建上却是时代印记下的悲喜,或许三十年后再回头来看章子怡,你会觉得她特别可爱。

随着种种经历和是非的打击,章子怡也开始尝试改变。她会愿意倾听来自媒体的声音,尝试以前不愿意尝试的工作。她愿意去当真人秀的评委,坚持做制片人生产中低成本的小妞电影。在沉默是金和作品的撑腰下,她也努力回复到那个吃香的“国际章”,国际电影节上看得到她忙碌的身姿,刚见过她的记者说,7月巴黎的派对上,她一进来就很high,Lavin的“小胖子”亲自帮她选衣服,看得出她还是很吃得开。现在她会介绍好吃好玩的东西带工作人员一起去,推荐分享好用的东西。她开始知道接地气的重要性,对于自己的非议这几年想开了不少,态度也越来越豁达。豁达到,她不用交代她想要什么,也不在乎你对她的看法,依然可以勇敢选择她想要的爱情和生活。

 
[责任编辑:史辉] 标签:章子怡 双重标准 泼墨门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