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冠县:当代武训“行乞”办学25年
么富江年近退休,从未离开三尺讲台
100多年前,山东冠县曾出了个贫民教育家武训,他一生靠乞讨为乡邻办学,享誉后世。这让冠县投身乡村教育近40年的么富江一直引以为豪,并当做是用一辈子来学习的榜样。25年前,他从中学辞职回到村子,和担任民办教师的妻子一起,在家里支起讲台,义务办起民办学校。
文/图记者陈心如
放弃固定工作回村和妻子一起教书
老么经常感慨,农村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不容易,他当年初中毕业,辍学在家,上不了高中,至今忘不了当时心里的那种滋味,“整天着急,那个时候就是想上学,想读书。”但几年后,他喜出望外的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公社推荐,然后通过了考试,进入了阳谷师范学校,如愿成为一名老师。”
1976年毕业后,老么在镇中学教书,时隔近四十年,他还能记得当时上的第一堂课,“讲魏巍的文章,心里紧张的很,但讲到激动处,眼眶里还有泪水打转,年轻人都比较感性吧。”
让老么一直念念不忘的还有村里残破不堪的校舍,“我的妻子在村里是一名民办老师,我每周都从镇中学回一趟家,当时村里的校舍都是危房,老师也少,妻子就把学生带回家里教,我回家后就帮忙。”
1988年,老么作出了一个决定,放弃镇中学固定的工作,回到村子,和妻子一起办学教书。
变卖值钱家当四处奔波求人筹款
学校最初的教室就设在老么的家里,他和妻子腾出家里的正房,1988年,在村里收了第一批学生,一共50人,学校老师只有他和妻子两个人。“我和妻子分工授课,她教理科,我教文科,一天八节课,晚上还要给学生补习,一天到晚能休息的时间很少”。学生的数量增多,老么也觉得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加正规的学习环境,他和妻子变卖了全家所有值钱的东西,并开始四处奔波,求亲告友,还动员亲人及邻居搬离8处宅基地作为校舍。“借钱不容易,教书人脸皮薄,但为了学生,我钱借的理直气壮,这不丢人”,老么靠着双腿共筹款几十万,建起了村里的第一所完全小学,这也是中国民间“第一所希望小学”。
1995年,上海华夏扶贫基金会、上海民生实业总公司捐款一百余万元,在老么的村旁建起了现在的“民生小学”,老么是校长,兼老师。周边十几个村子的孩子都来这里念书,现在在校生已经有500多人。
至今心怀愿望要为学校添一座教学楼
采访当天,在冠县民生小学门口,记者见到了老么,他现在依然住在学校里,黝黑的肤色,鬓角的白头发已经很明显。校园里种了一排排的白杨树,教室外墙的名言警句,也都是老么亲自挑选,校园里,仿效鲁迅的“三味书屋”,他建起了“五育书屋”。
但老么挂在嘴上的却多是各种不满意,“这处校舍也已经用了近20年,需要翻新,路面还得硬化,操场应该弄成塑胶的,我想为学校添一座教学楼。”为此,老么至今还在奔波。
老么已近退休,从2010年开始,儿子么子达已经接了父亲的班,成为学校的新校长。他的四个孩子都是从这所学校毕业,均是大学生,三个女儿分散在省外,儿子留在身边,儿媳也从县城搬到村里的学校当老师。
老么执意要带记者去看看最初的校址,远远的看上去,它和周边的住宅无异,只有“么富江小学”几个红字非常显眼,“学生数量增加,最多的一个班挤了七八十人,这个暑假,我准备把旧校址翻新,等开学就能再多提供出不少名额。”
潜心练习书法梦想创办书画家学校
除了教书,在老么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书法,而他也常用自己写的字来形容自己的性格。他喜欢写草书,豪放、狂野,写大字经常会运用“溅墨”的效果,有一种大气。每天送走学生,他就一个人在学校的车棚练习。
学校的学生寒暑假就跟着他学写毛笔字,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放假也无人看管,学生愿意学,他就愿意教。这些年,老么以学校名义收藏了不少名家名作,很多都是老教育家、学者或艺术家捐赠的,他办过义卖展,为学校建设筹钱。当然,他最希望的是能把书画培养成学校的特色,“我的梦想是创办中国书画家学校,培养专业的苗子。”
近40年的执教生涯,老么教出的学生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最让他欣慰的是,毕业的学生,能资助学校的建设,“他们没有忘记学校,乡村的教育建设永远没有尽头,需要这样一代一代的努力。”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