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政协委员宋镇豪:莒文化应纳入“国家文明探源”

2013年06月07日 11:40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宋镇豪在阎庄镇小河村一处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考察,随手捡拾起田野里一块远古陶片后感叹不已。

原标题:宋镇豪赴莒考察 呼吁莒文化纳入“国家文明探源”

人民网日照6月7日电6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到莒县就莒文化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这是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抢救性保护莒文化”提案后的一次重要实地考察行动。

当天下午,站在莒县浮来山四千年银杏树下,宋镇豪说,尽管多年来自己一直研究莒文化,但这次到访东夷文明的发源地,宋镇豪说,还是让他“怀揣神圣之情,久久不能平静”。随后,宋镇豪与当地领导、专家、学者及学生对莒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探讨。

宋镇豪说,对中华文明到底是五千年历史还是三千年历史,历来争议不断。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和文物佐证,世界上的历史学家多认为中华文明最早起源于距今3000多年甲骨文时期。但上世纪60年代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将这一观点推翻。“我们在大汶口遗址里发现了陶文,这是比甲骨文还要早1000多年的文字祖形,而在莒县凌阳河遗址发现的陶文最为完整成型,也就是说,莒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把中华文明向前推动了1000多年。”宋镇豪说。

由于缺乏研究和保护,莒文化的现状一直让宋镇豪感到担忧:“莒文化厚重但脆弱,目前我们对它的挖掘和认知还远远不够,我很担心在城市建设以及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会对莒文化造成破坏。”因此,宋镇豪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提交提案呼吁,应当尽快把莒文化纳入到国家文明探源工程之列,从国家层面上高度重视莒文化的保护与挖掘。

原莒县博物馆馆长苏兆庆在参加论坛发言时说,文化意义上的莒地,北起胶济铁路,南到陇海铁路,西至沂山蒙山东南侧,东到大海。一直以来,学界研究山东的地域文化,其实只是齐文化和鲁文化,莒文化往往被一带而过,被湮没在齐鲁文化的光环之中,淡化了莒文化的个性。“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考古在莒县及周边地区发掘出大量文物,莒文化的地位才慢慢受到学界承认和重视。”苏老说。

莒县县委书记刘守亮参加当天的论坛时表示,目前学界和社会各界对莒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如何能使古老的莒文化古为今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让莒文化发新芽?刘守亮认为:“外界对莒文化高度关注,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发展好莒文化,更应努力将莒文化研究成果运用于经济社会,特别是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上,促进莒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当天下午,宋镇豪一行又到莒县阎庄镇小河村不久前发现的一处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莒县陵阳河遗址、莒州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宋镇豪说,这次探访后,他获取了更多关于莒文化的信息,回去后将形成更加具体可操作性的保护方案,并将保护方案反映给文化部等相关部门,力求更好的保护莒文化。

宋镇豪与莒县学者、学生等在银杏树下交流

6月5日晚,宋镇豪以“莒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为题在山东大学开设专题讲座。他认为在中华文明史上,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三足鼎立,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应当尽快把莒文化纳入国家文明探源工程。“莒文化是东夷文明的源头,它的发现把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我们应当尽全力去探明、保护。”今年的全国两会和山东“两会”上,宋镇豪等政协委员呼吁推进莒文化研究,分别提出在莒县筹建东夷文明与莒文化研究中心,把对莒文化的挖掘纳入文明探源国家工程,持续投入设立莒文化发展基金等,以促进全面推动莒文化的科学保护、研究、开发与利用。

近年来,莒县把莒文化研究、开发和利用作为“文化树县”的重要内容,先后组织举办了5次莒文化研讨会,“古莒文化、滋养齐鲁”已成为众多专家的共识。另外,莒县成立了由国内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组成的莒文化研究会,并在2010年与山东师范大学合作成立莒文化研究中心。(周建海)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文化 宋镇豪 国家文明探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