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济南第一代90后生存记 在挣扎中蜕变

2013年06月03日 08:35
来源:舜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理性派

扎根基层中,他变得更加理性

在济阳崔寨扎根一年的朱俊博,有着比90后同龄人不一样的成熟。去年4月份,对于一直备战公务员和事业编招考的朱俊博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他考上济阳崔寨镇政府选调生。这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铁饭碗”,所在整个院系仅有两三人被录取。凭借着校学生会副主席的经历,他从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这同时意味着他要远离城市的喧嚣,扎根到最基层的地方。

“一开始也犹豫过,毕竟从小就在城市呆着嘛。”朱俊博说,他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对偏远的乡镇农村几乎一无所知。过去农村给他的印象,总是贫穷、落后的情景。在决定去报到之前,他也考虑过到国企、银行、街道办等单位工作。最后他想通了,与其呆在城市享受安逸生活,不如到农村一线把所学的知识,与农民的经验相结合,一定能干出一片天地。

如今,朱俊博完全适应了在崔寨的生活。他称自己是个“工作狂”,虽然时常加班到晚上七八点,但充满了“奔头”。这一年中,朱俊博学到了不少东西,了解了乡镇的政治环境、农村的风土人情、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等等。他说,从基层小事做起,是一个职业人成长、成熟的必经阶段。社会上一说起90后,就爱贴上脆弱、爱享受、自我等标签,其实,90后有很多类型,更多人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更敢面对现实、敢担当。

趋向成熟的“第一年”

当白领、下基层、去创业……对于未来,第一代90后毕业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经历了一年的“成长阵痛”后,他们中大多数人趋向成熟,也完成了从“天之骄子”到“社会人”的蜕变。不同于80后对“自私”“叛逆”等标签的反感,90后似乎不在意社会如何看待他们,他们习惯于在人前展露自己,习惯于被人关注评论。如果要归结这个群体对于工作的态度,大概是他们很多人都不喜欢被工作束缚,不愿被公司琐事困扰,不愿受固定工作时间、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约束。但与70后、80后一样,这群在特定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和挫折之后,终究也会慢慢尝试着改变,逐渐“沦”为社会中最普通的一员。“要工作更要生活,要薪水更要自由。”这是这群90后毕业生在工作一年后的青春呐喊。毕业第一年,投入迷乱喧嚣的社会,这些人难免会有些迷茫不安。不久的将来,他们或许就能享受这种奋斗的过程,而不会斤斤计较其中的成败得失。这个庞大的青年群体,带着一点特立独行的姿态踏入社会,现在他们还年轻,他们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始。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他们这一代将成职场主力军

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69万,其中山东省高校毕业生51.5万人,比去年大约增加5000人,再创历史新高。在这个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夏天,新一批90后毕业生将大规模携手走向社会,未来的道路不可预知,每个人都怀揣着激动与忐忑的心情上路……

去年此时,第一批90后毕业生正式出道,工作至今已满一年。这群跟随80后“尾巴”一同入职的青年,在就业观念上与上一代人有着明显的改变:更多强调“要自由、我喜欢”。通过与首批90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就业指导人员之间沟通,记者试图勾勒出这个青年群体初入职场的大致轮廓。对于用人单位方面来讲,面对即将“汹涌来袭”的90后应聘大军,如何适应这群人对职业的要求也成为他们将面临的难题。

第一波考验必须扛住

“工作要轻松,要与兴趣相符合,周末要双休,工作环境要好,要有晋升的机会……”刘雨然还记得去年4月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时,向一家面试单位提出的认为合理的“要求”,结果惊得对方说不出话来。随着参加招聘会的次数越多,刘雨然的要求便降得越厉害。最终,刘雨然还是没能找到这样一份如意的工作,而是进入一家私企当文员。“虽然离自己理想差挺远,但慢慢适应以后,感觉不至于太糟糕。”谈起当初对于工作的“标准”时,刘雨然坚持认为自己的要求“不过分”,只是暂时无法实现。

李凯回忆起曾经的应聘经历时,也像刘雨然一般感叹“往事不堪回首”。每天在宿舍痛骂找工作好烦好单位太少,一转身又再次投入到求职大军中,继续争抢工作的机会。就在李凯伸手接过一家广告公司的橄榄枝时,再三遭遇挫折也使他逐渐认识到,用人单位不会迁就90后们的“特殊要求”,所以改变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先就业再择业,不管对工作满意与否,都要先干起来,逐步积累工作经验。面对求职路上的第一波考验,无论如何都必须扛下来。

跳槽时要认清目标

受访的90后毕业生在刚参加工作不久时,都有着强烈的跳槽想法,有的人已经完成了至少一次跳槽。记者查阅《2012年就业蓝皮书》,根据其对2012届20多万名毕业生的网络调查显示,有38%的2012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就选择离职。除了工资待遇低和看不到发展前途而选择跳槽外,工作单调乏味、无兴趣也是导致这一人群选择跳槽的主要原因。“比起薪金更看重想法”的说法,似乎成为这代年轻人不断跳槽的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同样是90后的宋翔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去年从山东交通学院毕业后,宋翔在一家销售公司当起销售员。公司规模不大,还要时常加班出差,待遇也只有3000多元。宋翔刚入职没半年,公司发展就遭遇瓶颈,员工收入也大幅减少,很多同学都劝他赶紧辞职跳槽,但宋翔最终还是坚持下来,凭借自己工作的努力得到领导赏识。今年年初公司有转机后,宋翔被破格提拔为区域经理。宋翔说这可能与自己性格有关,敢于直面挫折和挑战,能够在平稳中寻求突破,在困难中发现曙光。

一家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孙先生说,频繁更换单位的90后求职者不在少数,往好处说是为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从另一个角度又反映出90后的职场态度有问题。多数的90后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他们自认为理应在好的环境和单位中工作,理应获得较好的薪酬待遇,稍遇挫折就可能会选择跳槽。但这种行为反而会给职场人带来迷失感、挫败感等适得其反的结果。90后职场新人应当充分衡量自身条件,跳槽也要找准清晰明确的职业目标才行。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济南 代90后生存记 挣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