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业委会多自生自灭 市民建议第三方介入
昨日,本报报道了省城2000多个居民小区,成立业委会的比例只有两成。记者调查发现,省城现有的这些业委会有不少也因成立后 无人指导,组织松散,全靠个人激情,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而“自生自灭”。业委会运作过程中,滋生的许多问题,也都逐渐暴露出来。
成立初筹备不足换届时频频冷场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很多新成立的小区业委会很少会考虑到换届的问题,某小区的业委会成员坦言:“因为出现了问题,小区业主才会想到要成立业委会来维权,等问题解决了,很多业主也就失去了积极性,而且大家的精力有限,也不能全职于业委会的工作。其实我们对业委会能不能长期干下去也没有太多信心,多是走一步看一步。”
济南太平洋小区去年5月19日成立了业委会,备案时一共9个人,除了一名50多岁的大爷,多半是一些年轻人。业委会成立之后,小区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王主任说,业委会成立时,规定了换届时限为5年,“我们才刚成立一年,离换届还远呢,还没有想的很具体”。记者了解到,当初备案的9名成员,现在还有7个人能比较频繁的参与业委会工作。
山大路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的吴科长介绍,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接到一份换届的申请,“业委会的换届估计会比成立还要困难,业委会工作很难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业主的不满在所难免。因为是民间组织,没有任何报酬,找出能全心奉献的人也很难。我们曾组织汇科旺园的换届,业主不相信前业委会,办事处介入,但业主的积极性并不高”。
因维权而生运行中全凭“自治”
很多小区的业委会因维权而生,其中不少业委会也因维权而散。省城某小区的业主坦言,业委会已经成立多年,但是似乎感觉不到业委会的存在,也不知道业委会是否还“健在”。记者了解到,许多小区的业委会成员以中老年人为主,很少有年轻人参与其中。一方面,由于业委会成员必须是业主的条件限制,另一方面,年轻人也很少有兴趣参与其中。“我是把不疼的手,硬往磨盘里塞。”一位业委会成员感慨。
有人告诉记者,不少小区的业委会成立之后便处于完全“自治”状态,由业委会主任为主导的业委会,作为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往往处于松散的管理状态。许多业委会看似“无疾而终”,但是这种松散的组织机构仍有不可忽视的弊端。“除了退休在家的老人,其他成员不仅要工作,还要拿出大把的时间从事业委会的工作,我们全凭着自己的热心和为大家服务的态度工作。”华黎花园一位业委会成员说。
可否有第三方介入当“和事佬”
目前由于各方利益牵制,业委会和物业之间极易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少人提出是否可以在业委会和物业之间介入“第三方”,由第三方来扮演润滑、调和、仲裁的角色。
如温州的蒋成富2010年曾成立了一个学术性研究会——温州市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挂靠在温州市社科联下,这是全国第一家专门研究业委会生态的民间组织。至今,蒋成富带领的协会开始介入调解业主、物业、开发商三方的纠纷,协会第三方的角色渐渐得到认可。本报记者在发表对其的报道后,省城有人专门给记者打来电话,“我也希望济南成立类似的机构,帮忙协调业委会和物业的矛盾。”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