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发泡餐具曾被禁14年 调查发现在济南从未彻底消失

2013年04月26日 08:50
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王宝泓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被‘正名’了!”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1号令,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5月1日,发泡餐具将正式被解禁。

发泡餐具被“正名”,市场反应不一。记者调查济南市场发现,由于成本低、携带方便等原因,发泡餐具备受小商贩的青睐。他们有获取发泡餐具的渠道,而且,现在除了发泡餐具,一次性塑料餐具价格低廉、种类繁多,是否解禁对之几无影响,且发泡餐具在济南从未彻底消失过。

发泡餐具或类似用品一直有售

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在济南发泡餐具出现最多的地点是小吃摊、烧烤摊以及一些小饭店和外卖店。在纬一路附近的一个小区旁边,常年有摆摊的摊主经营,路边堆满了发泡餐具,跟各种塑料袋混合在一起。一家烧烤摊的老板告诉记者,这种发泡餐具很便宜,一包20元左右,内含200个,成本比较低。“快餐摊本来就挣不了多少钱,不敢买太贵的,会赔本的。”该老板说。

采访中,对于发泡餐具解禁一事,摊主们均表示不清楚,禁与不禁对他们来说都无所谓,只要有销售的,他们就会买。“禁不禁没区别,我干这行都十多年了,没有因为使用这类饭盒被检查或罚款过。”一名摊主告诉记者,他们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通常都是熟人打电话或配送,外行人很难知悉内情,“现在一次性饭盒那么多,成本大都不到1毛钱,很便宜。”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日前指出,由于发泡塑料餐具比非发泡餐具价格低廉,市场需求量大,现在国内仍有100多家企业在明里暗里继续生产发泡餐具,每年销售量大约有150亿个。

中塑协为发泡餐具“正名”

2010年8月,央视连续播出专题报道,揭露广东大量企业使用进口废塑料生产发泡餐具。此后,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简称中塑协)公开对外宣称发泡餐具无毒、健康,是绿色产品。针对中塑协的说法,国际食品包装协会驳斥称:发泡餐具并非完全安全,尤其是盛装含油食品或使用微波炉加热时,未聚合的苯乙烯单体会伴随食物进入人体,导致中毒。

中塑协常务副理事长曹俭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发泡餐具能够重新获得合法市场地位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产品本身性价比高,具有特殊耐油、抗水和保温隔热性能,原料消耗少,垃圾产生量低,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安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二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本身并不是造成白色污染的元凶,加强回收管理和再利用才是消除白色污染的根本,我国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再利用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有媒体报道,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包装分会和中塑协为了给一次性发泡餐具“正名”,做了大量市场调查,并多次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还组织业内企业开展行业自律行动,签订了《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和《环保回收责任保证书》。

相关链接

发泡餐具曾被禁14年

1999年1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布实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要求在2000年底以前在全国范围内淘汰因严重污染环境而被列为“落后产品”的发泡餐具。此后,有关部委及北京、天津等各大城市相继颁布禁令,要求限期淘汰发泡餐具。此后,国家发改委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2011年本)中,又两度将发泡餐具列入淘汰类产品名录,禁止投资、进口、生产、销售和使用。

 
[责任编辑:史辉] 标签:发泡塑料 垃圾产生量 正名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