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300岁青岛峄阳古曲有望进入“非遗”产名录

峄阳古曲演奏现场。

生活在青岛地区,很多人对“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的俗语并不陌生。这句名言就出自于咱的城阳老乡胡峄阳口中,他虽是一介布衣,却前后10次进入史志,胡峄阳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也受到后人重视。近日,有300多年历史的峄阳古曲被重新挖掘出来,后人整理出的两首曲子受到关注,而峄阳古曲也有望进入城阳区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月28日上午,一场特殊的古曲演出在东流亭社区进行,现场的古曲演奏者为到访的几十位观众演奏了两曲峄阳古曲。据了解,参与古曲演奏的的十六名演出人员均为峄阳文化园峄阳民乐团成员,平均年龄达到60岁。曲子《梧桐秋月》和《燕子归》一共用十二种乐器演奏:笛子、萧、唢呐、四胡、二胡、大提琴、琵琶、古筝、铜钟……将管乐、弦乐、弹拨乐、击打乐器融为一炉,现场极为震撼。

“300年前,峄阳古曲就已在民间流传,直到今天,很多老人还会哼唱。再加上我们对胡峄阳著作中有关‘古曲’的理解,整理出了《梧桐秋月》和《燕子归》两首曲子。”流亭街道东流亭社区史志办公室主任刘世洁表示,他从事胡峄阳文化研究近二十年。去年秋天,峄阳文化园峄阳民乐团着手整理峄阳古曲,通过民间素材整理和专业人士考证,直到今年3月份才推出《梧桐秋月》和《燕子归》两首完整曲目,填写了峄阳文化研究中的音乐空白,对丰盈胡峄阳历史形象具有很重要意义。目前,峄阳古曲已经申报新一批城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谈到峄阳古曲的历史发展,刘世洁表示,清康熙年间,胡峄阳与百福庵道长蒋清山、昌阳(今莱阳)音乐家孙笃先为挚友。蒋清山创立崂山道教音乐外山派,孙笃先又是古琴演奏家。胡峄阳在与两人的交谊之中,对音乐韵律、崂山道乐和古琴曲谱做了深入研究,创作形成了以儒家雅乐为主的韵律风格。胡峄阳从儒家祭典音乐入手,采纳了道乐与宫廷乐元素,自创曲目十余首,由孙笃先、养艳姬、蔺婉玉带领道众演练,后逐渐传至民间,不断加入新的元素,变换演奏形式,成为民间祭祀音乐和庆典音乐的主要表演形式。

峄阳古曲除乐调外,多为配词演唱乐曲。民国时期,著名乡贤、胡峄阳裔孙胡鹏昌将峄阳古曲整理后乡民庆典集会、祭祀场所演出,并在他创办的“洼里胡氏子弟小学”中纳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音乐老师胡信昌以脚踏风琴伴奏教习学习。

“根据目前对峄阳古曲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很有希望进入新一批城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负责城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峄阳古曲历史悠久,发祥于城阳、崂山,发源于流亭和百福庵。目前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社会不同层次的音乐文化,涵纳了儒、道、释乐及乡音俚曲,将管乐、弦乐、弹拨乐、击打乐器为一炉,形成了儒乐和民乐的独特风格,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完)

 
[责任编辑:史辉] 标签:名录 峄阳古曲 青岛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