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墨竹名家王建刚

墨竹名家王建刚在研习竹子画法

墨竹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由于仅仅是运笔墨线条来表现其神韵,故尤见其艰深高难,令许多画者望而却步;或者终其一生不得要领,要想超越古人而独创一派,更是难上之难。而王建刚先生自幼爱竹画竹植竹于庭院,生活在竹林环抱之中,无论是求学时代的课余观竹,还是繁忙的党务工作之余读竹,竹子已经令他梦绕魂牵,与竹相濡以沫,似乎竹之精灵已融入其身。

在菏泽天香集团办公楼东南隅,有一片茂密挺秀的竹林,王建刚每每在这里驻足研磨,看竹子在风中雨中阳光中簇立,经过不断地探索研习,不断地创新发扬光大,终于成就了独树一帜的造诣和独具魅力的墨竹艺术,其质感、神韵与真淳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去尽繁华见真淳”,可以代表王建刚的墨竹精神品质与艺术境界。正由于此,他的墨竹艺术才受到同行及收藏家们的青睐,正因为他去尽浮华,以真淳示人,并且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为艺术负责,为历史负责,为自己负责。所以他的墨竹艺术,才给人以“笔笔见精神”的独特魅力。

走进王建刚的画室,清新的墨香扑鼻而来,墙壁四周一幅幅墨竹、隶书字画作品映入眼帘,和他同住一社区的同事李洪斌正在欣赏他的作品。“王老师的作品很有特点,意境高拔,我和同事经常来拜访学习,从他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李洪斌说。

王建刚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尤擅隶书,取法两汉,古朴苍劲,追求返璞归真之风,篆刻临习汉印,喜画墨竹。王建刚为人谦和,菏泽许多爱好书法的朋友经常登门拜访,探讨书法。

王建刚告诉记者,1979年,正上初中的他受美术老师的影响,喜欢上了书法。由于恰逢中考,几乎没时间练习,他上完夜自习回到家,趁夜深人静偷偷临摹。慢慢地,打好书法功底的王建刚喜欢上了郑板桥的绘画风格,又开始临摹起他的兰、竹、石。

画竹必须先爱竹,爱竹必先由观竹而起,观竹则必须亲自养竹,于是,王建刚在居处种植竹子,细心观察竹的不同形态,观察竹在晴晦雨雪等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做到“胸有成竹”。“只有通过观竹、爱竹,对竹的充分理解,执笔时才能不期而然地将胸中之竹纳入毫端,这正是文同墨竹出神入化的原因。”王建刚说。通过练书法,王建刚喜欢上了养竹子,庭院一角竹叶茂盛,春风拂过发出“沙沙”的响声,颇有意境,甚至有些喜欢种花种草的邻里前来观赏他家的小竹林。

王建刚最喜欢郑板桥的两句诗:“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他在绘墨竹的同时也不忘自己的书法,30年的书画生涯,其作品混合了草书、篆书、行草的风格,面貌独具。而他笔下的墨竹与众不同、格调不俗,传承了郑板桥的清瘦高骨,再加上画面中加上灵动活泼的麻雀,动静结合,创新突破,深得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收藏。

如今,王建刚已成为闻名鲁西南和中原经济区的墨竹名家,他现在是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菏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菏泽人民书画院副院长,《东方书法》杂志社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书画艺术》编辑部艺术委员会委员,其作品也曾多次荣获全国、山东省及周边省区书画大展赛的奖项,人民日报人民网、网易、中国网、凤凰网、山东青年报社、山东工人报社多次报道了王建刚的墨竹艺术风格。(程功陈志刚时圣银)

清风图

四幅屏---老竹新韵

 
[责任编辑:苏桐] 标签:王建刚 中原经济区 名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