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澍:传统不是你想回去就能回去的


来源:景观设计

今天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让我感动,这里的氛围也让我感动,我首先要感谢解放日报社组织了这次讲坛。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重返自然的道路》,这个题目和谭盾老师多少有些关系,因为1985年基本上是我走上这条道路的起点。

现在我们已经奋起成功了,我们成了全世界最快的国家,我们差不多成了全世界最快的人,那我们丢掉了什么东西呢?我的哲学不是追求更快的速度,我能够坚持工作到现在,那是因为一个信念,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世界的存在,一定有不同的世界同时存在;我也不相信这个世界只有一种时间存在,应该有不同的时间同时存在,只有这样的世界才是有魅力的。

我的哲学观类似于一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哲学,我有时候甚至觉得我生在17世纪,我是一个非常老的人,到现在大概400多岁了。我平时最大的兴趣就是去乡间寻找真实的东西,因为在城市里已经基本找不到我要找的东西了。中国文化很容易变成某种符号、某种抽象的符号,比如一些宏大的开幕式,很热闹;但往往是假的。那么,真的东西在哪儿?这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它超越于简单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超越所谓的传统和现代,它是真正能够称之为自然的东西。

传统不是你想回去就能回去的

2000年,我在杭州公园里参加了一个国际雕塑展,我做了一个作品,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手工建造在今天还有没有价值。其实中国传统的建筑,你说它是自然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是用手做的;但很多人却简单地把手工建造和今天现代化的机械制造对立起来,说手工是落后的,是传统的。不认同这种说法是我的信念之一,手工建造不一定要消失,它应该在今天有自己的价值。

我们的大学教育,几乎都不会教你手工建造,但你不懂手工建造怎么能懂中国传统,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呢?中国传统的建筑既没有建筑师,又没有建筑史著作、建筑理论著作,也没有建筑设计的教科书,什么都没有,那么,它存在于哪里?它就存在于活着的工匠体系里,存在于手做的经验之中。你不亲自去参与,不亲自去做,怎么能知道中国的传统呢?如果你发现一个建筑师满嘴讲传统、讲自然,但是根本不自己亲手做,那一定是假的,那只会是一个符号。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普利兹克奖 王澍 传统建筑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