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取消文理分科 教改如何破冰前行


来源:陕西传媒网-三秦都市报

分科造成人才知识结构单一 @云起时光: 文理分科的中国特色高考该改革了,坚决拥护不分文理的全科考试。历史证明取消分科是正道 @王佳美 62875:1905年9月2日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开场白

日前三中全会《决定》公布,在学生和教师中间引发一场热议。大家关心的是,《决定》中提到的教育改革:探索“不分文理科”。学生们担心,因此学业更重了,高考更难了。一时间,造成老师、家长多数赞同,而学生反对者甚多的两极化现象。

学生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想起一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起的口头禅:“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笔者就读高中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句话仍在学子中间广为盛传。理科的强势逼人,彰显出“实用为王”的功利思维,更反映出真实市场对理科人才的强烈需求。此外,分科也是许多学生规避“弱项”的救命稻草。记得有位成绩倒数的女同学,自选文科后,靠“死记硬背”的硬道理,竟然“触底反弹”考进了名牌大学,后来还出了国。如果没有当初的文理分科,这位同学恐怕永无出头之日。对于多数同学而言,分科削弱了学习负担,更有益于突出自身优势,其“合理性”不言而喻。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过早的文理分科,也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理科大学生写不出请假条,文科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从个人发展来说,文理综合再理想不过,但从目前高考制度来说,分科对学生来说却是莫大幸事。如何调和二者的矛盾,正是本次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比如《决定》也明确提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显然,教育改革应该统筹兼顾,脱离整体的任何单一改革,都可能偏离初衷。

事实上,文理分合之争,根本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教育。如果真能激发学习热情,则再多学科恐怕也不会招人生厌;一旦学习变为负担,则即便分科再细,学习效果也无法显现。如有报道称,我国35年培养420万硕士,50万博士,数量堪称惊人,但其知识产出却令人堪忧。由此来看,只是文理不分科还不够,关键还要化解我们心底对学习的功利心态。因此,充分听取各方吁求极有必要,唯此,改革方能“探索”出符合国情的教育方案,最大化释放学生学习热情,为个人造福,为社会造福。

媒体观点

前景看好不分科可为“学分制”做好准备

无论文科和理科是否分科,学生都必须面对高考这块试金石的考验。从目前来看,将集中于两三天时间内的高考改为一年多次的考试,可以更好呼应文理不分科的教育模式。

不久,教育部将就高考改革内容出台细则,我以为此次不妨全方位引进学分制。也就是说,将中学知识按照必修、选修等主要标准进行划分,让高中生像大学生一样可以按照兴趣修学分,等积累到规定标准就可以毕业并参加大学考试。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还可以拓宽所有人的升学渠道。《武汉晚报》

审慎为先不分科别让学生“疲于奔命”

一个未来的教育机制改革和高考机制设计,理应更科学合理、更体现社会效率,也更有利于人才培养。学生们在学生时代课程总量越多,尤其是“理论性”和“课堂性”的课程越多,越不利于有充分时间从事社会实践,学生们会丧失更多时间去体验社会,这反而会掣肘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这正是今后文理不分科必然考虑和解决的现实困惑。另一方面,如果单纯推行“一刀切”式不分科,还应有其他配套性“减负”举措。这些,都应该在推行文理不分科教育政策之时,同步着手、同步进行、同步解决。

东方效用有限不分科应以招考分离为前提

高考不分文理科这一构想是很好的,但是,实行这一改革必须与考试、招生分离同步推进,否则可能会出现两方面问题。其一,会增加学生负担。文理不分科后,既考文科科目,也考理科科目,这无疑会增加学生负担;其二,文理不分科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在应试教育之下,几乎所有学科的教育都重视知识教育,应试化和功利化较为严重,想要通过增设考试科目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显然难以实现。

由此可见,如果真正实现考试、招生分离,并不用强调文理不分科的问题,更进一步说,当前高考改革的关键就在考试、招生分离,高校应努力突破集中录取制度,如果不在这方面着力,而只是在考试科目上做文章,改革的价值有限,甚至会出现新的问题。

 

一家之言

通识教育是大势所趋

唐文明(学者):过去文理不分科,强调的是一种专业化择取人才的教育思路。但过早分科并不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我在哈佛大学访问期间,遇到一位上海女孩,就读哲学系。与国内不同的是,她们本科阶段接触的学科十分广泛,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所有本科生都是如此,即所谓通识教育,只有进入大三才开始接触专业教育。高中文理不分科的教育改革,符合这一教育方向,但如何展开还不清楚。我希望除了取消分科,我们的高中教育还能增加一些人文、历史方面的更富特色的核心课程,进入大学以后,也应当有一个通识教育的对接过程。

呼唤更科学的教育环境

谢雨峰(陕西社科院社会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理不分科,要放在两个环境中看。历史环境看,文理分科与高考制度相伴,多年的潜移默化,让很多人认同了文理分科的理念,我们教育的课程设计、评价体系都与此息息相关,突然取消分科,难免会导致人们心理上的不适应;现实环境看,现在教育功利化现象很严重,在教育资源分配、评价体系没有改变前,文理不分科的良好意图很容易被瓦解,此外,学生因个性、秉性不同,如果不能充分保护他们的差异,文理不分科反倒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归根到底,我们呼唤一个更加科学、包容、自由的教育环境。

短期内实行仍有阻碍

庞世文(教师):文理不分科,短期内实行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难度。主要问题在于现在学生负担比较重,如果招考没有大的动作,反倒可能变成“增负”。从我作为高中教师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将高中教学任务简单定于基础学科,而其他学科交由高校招生时选择性考试,会是个两全其美的结果。就我们陕西教育来说,我还有个题外话,就是希望能跟上其它地方的教育改革,如北京2016年高考将下调英语分数的比值,调高语文和文理科综合分值,从学科关系角度来说,更加符合国情,是值得借鉴的方向。

微言不耸听

应试下难有“全面发展” @饭蜜Ee: 如果不是有高考应试制度在,我才不会不支持文理不分科。现在谈全面发展,一切都太早。

分科造成人才知识结构单一@云起时光: 文理分科的中国特色高考该改革了,坚决拥护不分文理的全科考试。文理分科的高考造就了大批文科知识近乎白痴的理科达人,理科知识近乎白痴的文科“奇才”。

不分科能培养出素质人才吗@Chrisyee: 高考不分文理科也未必就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看看现在的孩子上学,真的是太苦了。早上5:30就起身了,一直要上课自修到晚上10:00。午间还要做数学,一直埋在书本里,没有了锻炼时间,没有了洗衣洗澡时间。这样的人缺乏与他人的交际,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怎么全面发展?

综合发展才能开阔眼界@临野水看浮云: 说来说去,这不是分不分科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所以说来自家人的压力才是最大的压力。我支持不分科,正是因为我认为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正确看待这世上许多事,包括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学习成绩。

庆幸“生不逢时” @OASIQ: 还好文理原来是分科的,对像我这样理科超差、文科特好的人来说,不分科不是要了命啊,感谢老妈把我生的是时候,如今可以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每天和文字、时尚打交道。

历史证明取消分科是正道@王佳美62875:1905年9月2日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从隋朝大业三年(607 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在经历了1300多年之后,终被废除。

考教分离更治本@flyliren: 文理分科取消,不知具体考哪几科?如果都考,仅分值变动,学生负担更重了,如果取几科考,这么多教师去向哪里?外语考试社会化是个利好。其实所有考试都可社会化,考教分离更能使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

相关专题: 山东取消文理分科  

相关新闻:

标签:文理分科 高中教学 英语分数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