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平阴:深山古寺话翠屏
2013年08月11日 21:42
来源:凤凰网山东整理
翠屏山东靠泰山西临黄河,像一道绿色的屏障立于天地之间,因此而得名翠屏山.又因山上泉水众多有“一条岩缝一处泉”之说,故又称“水山”.翠屏山海拔229米,山上景色壮观,峰峦叠翠,石美树奇,如诗如画,文物古
在寺内如来殿东侧出一小门别有洞天,宝峰寺三泉就在眼前。
一为有本。为一自然石窟,水从洞窟中涌出,泻入小池,铿锵有声。有泉名石刻与古诗一方。
二曰浸润。文献有记载:在有本泉上方五米处的石崖上,水从石缝中涌出,汇入有本泉泉池。光绪《平阴县志》说:“可供千人饮用,不溢不涸。”泉两旁有唐天宝十一年(752年)佛龛两窟,造像12尊。
三名杨枝。《平阴县志》说:“承以石盆,久旱不枯”。该泉在一石窟内,泉自崖壁渗出,顺势而下,形成数枝细流,状如杨枝,故名。有造像三尊和石刻两方,如图。仔细看图:新佛像脑后是石刻造像三尊,左为石刻《宝峰院记》,右为石刻《杨枝泉说》,莲花座右为杨枝般泉水。
在宝峰寺的上方有一颗古榆树,也叫幺榆、天下第一榆。是翠屏山的一个标志。这棵树不知道生长年代,从唐代以前就有记载,距今至少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悠悠千余载,依然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呈龙凤呈祥的姿态,也叫龙树.这颗树与普通的榆树不一样,普通的是先长榆钱后长叶,它是先长叶后长榆钱,钱为单籽,大如铜钱,造型奇特,树根都长在石缝里,根如鹰爪,干似虬龙,冠似宝盖,是为天然绝妙盆景。
沿盘路再往上走,此处山势奇绝。峭壁之上,生有多种树木,以桧柏为佳。悬崖高处有两块巨石上下相叠,耸立突兀,侧刻“叠翠”二字。该石缝隙中,生古柏一株,巍巍悬于高空。树干拧生,根似鹰爪,冠盖阔大,枝叶繁茂,这自然生成的奇景,谓之“水山叠翠”,为平阴古八景之一。石下天生一穴,称“银宝洞”,北风徐吹,如哨音悠扬。
神龟石
自神龟石而上过伽蓝殿就到了翠屏山的顶峰宝峰院。
宝峰院,又称多佛塔院或者“上寺”,此塔建于唐贞观四年(630),明嘉靖元年(1522)重修,全塔共十三层,呈八棱状,实心纯石结构。塔底外周长18.5米,通高19.7米,塔形雄伟,简洁古朴,每层四周皆辟佛龛,内嵌石雕佛像,原有104尊,现有84尊,第第二层以上佛像为半立姿,均高0.6米,肩宽0.15米,底层石雕佛像最大,均高1.1米,肩宽0.6米,佛身同饰有浮雕图案的底座联为一体,塔的第一层近2米高,从第二层以上愈高间隔愈小,所有佛像尊尊正襟危坐,仪表堂堂,形态逼真,造型优美,处处可见用功之精细,背后饰佛光唐草,具有鲜明的唐代风格,塔顶制宝瓶冠刹,内分三级紧扣相连,外形严谨美观大方,构造极为巧妙。一千多年了依旧折射着大唐盛世的余晖,这种13级的塔,全国仅存19座,它是咱山东省唯一的一座唐朝13级佛塔。明代进士,山东按察司副使沈钟明弘治庚戌年(1409)冬,游翠屏山留诗赞曰:“峰间孤塔势嶙峋,培嵝粉然莫与邻。十里横陈开野望,一锥直上插苍旻”。
沿山路往西南行下山可见落阳泉。向阳泉在翠屏山阳,故名。泉水自山腰下的石缝中渗出,积于自然池中,终年积水。池周砌以石墙,高1米,南侧留出水口,泉水经此流向山下。落阳泉亦名夕阳泉,在翠屏山西南侧的山腰陡岩下。水从数处石隙中流出,四季不断,蓄水成池,夕阳正好得以照射,发出灿烂的光辉,故名。盛水时节,水势颇大,池水外溢,漫流于石上。泉池上方巨大岩石上,镌有“落阳泉”和“石门槛”巨字。
相关专题: 济南平阴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