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滨河新区将成“北跨”桥头堡


来源:华夏经纬网

天桥区正在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记者 王锋 摄) 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 滨河新区再造一个“新天桥” 加快建设三大新区,是“十二五”期间济南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主要内容。“一城三区”布局中,“一

天桥区正在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记者 王锋 摄)

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 滨河新区再造一个“新天桥”

加快建设三大新区,是“十二五”期间济南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主要内容。“一城三区”布局中,“一城”主要是指100多平方公里的主城区,以旧城改造为主;“三区”包括120平方公里的西部新区、210平方公里的东部新区和120平方公里的滨河新区。

滨河新区,则以“构建发展新空间、创造宜居新生活、塑造泉城新景观、实现风貌新传承、打造北跨桥头堡”为主要目标。

曲折蜿蜒的小清河像块精心雕琢的玉带,面貌一新展示在世人面前;缓缓流淌的河水似乎为天桥带来无限动力,清澈见底让人向往。围绕小清河规划的滨河新区,将在未来几年屹立于济南北部。

滨河新区打造“泉城玉带”

2月5日,在小清河五柳闸边,零下8℃的气温,使街上的行人缩起了脖子。两只��旁若无人的在水中嬉戏,河水对寒冷的天气毫不在意,流水潺潺。自小清河改造工程基本竣工后,河岸两边的人对这一幅景象早习以为常。

60多岁的李平顺一直非常关心小清河整治,他的儿时记忆里,小清河清澈干净,商船往来繁忙,成批的船在码头上装卸货物。下雨后和小伙伴们捕捉鱼儿是这位老人最美好的回忆。随着工业发展,一大批工厂搬到了小清河两岸,工业污水直接排到小清河中,水面上开始漂起油花。之后,小清河简直变成了臭河,虽然天天从河边经过,但李平顺不敢往河中看。记忆中的小清河就像河水的颜色,变得浑浊不堪。和其他人一样,李平顺感觉小清河沿线修得像公园,但

河两侧的建筑十分不协调,到处都是破屋烂瓦甚至废墟连堆。这位老人不知道,未来几年这里即将崛起一座依托小清河的新城区——— 滨河新区。

“小清河一度成为‘小黑河’、‘小臭河’,制约了两岸的发展。现在河水又重回清澈,就会影响和带动周边的发展。”天桥区区委书记毕筱奇对记者说,小清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对沿河地带的带动和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城市发展有一条规律,就是以河兴城、城市因河而建,很多有名的城市走的都是这个路子,滨河新区也要走这个路子。”毕筱奇说,对天桥区而言,最大的发展机遇就是滨河新区的开发建设。

济南市委、市政府自2007年11月6日正式开工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先后启动一期、二期工程,将小清河周边东至东绕城高速、南至北园大街及工业北路、西至二环西路、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总占地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区域列为济南城市发展空间拓展的主要区域之一,目标直指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产业聚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河新区。

从此,在济南城市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滨河”的概念,济南从此正式进入“滨河时代”。如果说经十路是泉城济南经济发展的一条南部“金廊”,小清河则就是一条北部“玉带”。

滨河现代气息崭露头角

2月6日,在泺安路一大型房地产项目内,数十栋小高层拔地而起,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健全,第四期楼盘销售正在进行中,每平方米均价7600元。整个小区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可入住2000多户业主,今年5月份即将迎来第一批入住的业主。像这种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的小区,在天桥区还有很多。房地产项目被看做是天桥滨河新区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十二五”期间,天桥区争取房地产开发累计达到1万亩,完成建设面积1300万平方米,实现房地产投资600亿元。

济南市规划局局长王新文曾以“清河流长,新区起航”为主题,对小清河滨河地区进行解读。滨河新区的核心范围东至历黄路,南至北园大街,西至顺河高架路,北到二环北路,与天桥区的核心位置重合,面积为45.6平方公里。

滨河新区被形容为“北园大街以北、黄河以南的城区”,建设目标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品味,加快落后企业外迁转移,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突出商贸物流、休闲旅游、文化传媒、商务办公和商业居住等功能,打造新的城市发展带、景观旅游带、生活旅游带,构筑‘北跨’桥头堡。”

天桥区区长李洪海对此区域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此区域规划建筑面积近5000万平方米,而目前整个天桥区建筑面积不到2700万平方米。“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一区域是我们实现新跨越,再造新天桥的主要载体,是整个滨河新区的核心区域。”李洪海说,此区域规划的商业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0%-25%,用以发展现代服务业,整体提升天桥区的经济结构。“目前,服务业占天桥区经济总量的70%左右,但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只有40%左右。借助滨河新区开发建设这个机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将大大提升。”

老城区提升改造渐换新颜

滨河新城区的建设振奋人心,老城区的改造也不能落后。

2月7日,天空一改前几日的阴霾,晴空万里。在高楼林立的小区内,赵丽霞带着2岁的孙子在楼前的空地上玩耍,自从去年搬进北坦片区回迁房后,赵丽霞用“做梦也想不到”形容居住在此的感受。济南最低洼的地方在天桥,天桥最低洼的地方在北坦。以前北坦都是低矮潮湿的棚户区,每次大雨,周围的雨水都会往此处聚集,甚至引发河水倒灌。2007年7月18日,赵丽霞家的积水一度达到1米。

其实,不只普通居民有这种记忆,天桥区的政府官员对此也感触颇深。李洪海对记者说:“在棚户区改造之前,一遇上大雨、暴雨,棚户区居民的日子就不好过。一到下雨天,整个城市就像洗了澡一样,而‘洗澡水’都流到了天桥这边,棚户区居民家中很容易出现积水。”

但自从棚改之后,这种现象随之消失。2007年,作为济南市委、市政府当年的中心工作之一,省城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当时省城二环路以内集中连片棚户区的建筑总面积约196万平方米,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这些棚户区大都建设年代久远,房屋破旧,低矮潮湿,安全隐患大,居民生活极为不便,加快改造刻不容缓。天桥区当时负责的棚改片区达到17个,涉及2万户居民,总拆迁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占到全市棚户区改造的一半多。“当时流传一句话,济南棚改看天桥,天桥区的棚改任务可见一斑。”天桥区旧城改造指挥部负责人延磊说。

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天桥区成立了旧城改造指挥部,根据规划,天桥区将新建140余万平方米回迁楼用于居民的安置。随着棚改工作的有序推进,截至2011年底,已有6000余户居民入住新居。“拆迁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数万户居民的拆迁任务难度之大可以想象,但如果从群众的切身利益着想,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绝大多数群众还是很配合棚户区改造。”延磊说。

在改造济南市最大的棚改片区官扎营、宝华片区时,延磊对困难户家刘建华家的情形印象深刻。“一家三口住在不到十几平方米的平房,夫妻俩的床和儿子的床用一张布帘隔着,与现在住的房子有天壤之别。”延磊说。

该片区涉及居民数,拆迁量为全市之最。项目总占地903亩,涉及拆迁居民8446户,收储土地193宗,拆迁建筑面积52.38万平方米。目前,该片区一期工程已经完工。

济南火车站北侧的官扎营、宝华片区二期工期,95%的居民已经完成搬迁工作,仍有上百户居民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达成拆迁协议。“新拆迁条例”实施以来,更多得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明确禁止行政强拆,延磊坦言这确实给拆迁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有些人仗着新条例规定,就是赖着不走,希望能多得到拆迁补偿,势必影响了改造进度。”延磊说,工作人员还将深入群众,更加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争取得到所有拆迁户的理解支持。目前,剩余的住户正在有序地进行搬迁。而对于那些很难做通工作的群众,相关部门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目前,棚户区改造已在收尾阶段,该区旧城改造指挥部将把工作重点转到启动危旧楼房改造上,并加快安置房在建项目建设,尽快启动警校片区、北关角楼二期和宝化、官扎营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让每位散落在现代都市边缘的、生活在高楼大厦以外的棚户区和危旧楼房居民都能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延磊说。

壮大产业夯实城市建设基础

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的提升,都离不开坚实的经济基础、财力支撑。未来五年内,天桥区提出“围绕重振工业雄风,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的发展目标。

天桥区将下大力气优化药山科技园的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虽已初具规模,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园区内企业不少,但质量不高、规模不大,有支撑和拉动作用的企业不多,税收5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1家。原来园区内家具企业多,这些企业占地不少、纳税却不多。如何集约利用土地,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园区发展的新课题。

“我们已经下了决心,将那些经济附加值低的企业淘汰掉,引进高精尖企业。”天桥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园区一些传统产业分批分期予以“腾笼换业”,将这些企业实施搬迁或嫁接改造。

济南化工产业园是天桥区未来着重打造的工业园区,该园区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目前投资12亿元,并加挂“济南新材料产业基地”牌子。“与山东大学、中国化工集团战略合作,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落户园区。裕兴化工整体迁建提前完成,10万吨钛白粉项目全部达产。”该园区管委会主任赵新生对园区未来发展颇为自信,尤其是去年,总投资30亿元的20万吨碳四深加工、天诺光电新材料等10个新型工业项目集中签约入园,为园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济南化工产业园是天桥区“北跨”迈出的重要一步,如果签约项目顺利达成,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近200亿元,利税25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近千个,有效带动济南市黄河北部地区经济发展。“低污染、底能耗、高附加值,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目标。”赵新生说。

相关专题: 济南北跨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滨河新区 桥头堡 北跨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