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运河成功申遗 泰安段周边打造水浒风情旅游带


来源:中国经济网

22日上午,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大运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东平湖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的蓄水湖,东平县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开发措施,沿湖修建了王台、安山等多个旅游码头,保护老湖镇、斑鸠店镇、旧县乡三个东平湖湿地。

原标题:大运河成功申遗 泰安段周边打造水浒风情旅游带

22日上午,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大运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位于泰安东平素有“中国古代第一坝”和“大运河之心”美誉的戴村坝和大运河东平段,在唤起古运河魅力的同时又添进水浒气息,世遗原来也可以如此接地气。

前世:元代开凿,现存东平段河道为明清故道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作为中华民族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大运河可谓一条历史之河、文化之河,凝结着中国政治、文化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京杭大运河泰安段流经泰安市东平县,全长约40公里,现存有运河故道、戴村坝、戴庙闸、安山闸及水柜东平湖,宁阳县有大运河济运配套工程堽城坝、与运河相关的遗产点禹王庙等,其文化内涵深厚,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据记载,泰安东平段运河(会通河)开凿于元代。后因水源不稳定,水浅河窄,不胜重载,故漕粮北运仍以海运为主,并于元末时废弃不用。由于后来运河河道变迁,年久河废,元代会通河遗址已难以考辨。根据实际调查,现存的运河河道东平段基本上是明、清故道。明代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2月,朝廷修复运河。为补充运河水势不足,破元代罡城坝,在东平汶河上修筑戴村坝,截汶水南流趋于济宁南旺段运河。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京杭大运河改由各省分管,漕运终止,古运河在东平境内的一段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今生:大运河周边建水浒风情带,展现东平古代运河风情

记者从泰安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东平段运河全长约40公里,为废弃河道,部分河段遗迹尚存,完整性较差。水柜东平湖常年水面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现在成为南水北调工程上的重要蓄水区,保存完好。戴村坝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保存状况完好,虽无济运功能,但在缓洪沙、控制水势、保证农田灌溉等方面依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展示我国古代水利工程成就的科普园地,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据了解,为了更好的弘扬运河文化、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以申遗为契机,东平湖管理局于2004年在戴村坝南修建了戴村坝展览馆,仿古建筑,有戴村坝坝体建筑图片、碑刻拓片,戴村坝附近征集的石杵、夯石,坝体上的铁扣及镇水兽等,通过照片、实物、模型以及地图、文字等形式形象地展示了戴村坝的建造历史及在京杭大运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010年东平县政府在戴村坝北坝头外投资修建东平水利博物馆,建筑面积1950㎡,并对展示区环境进行整治、修建了观赏平台。

东平湖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的蓄水湖,东平县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开发措施,沿湖修建了王台、安山等多个旅游码头,保护老湖镇、斑鸠店镇、旧县乡三个东平湖湿地。

在大清河入东平湖处南侧修建了旅游码头,北侧修建了仿宋式建筑“水浒小镇”。运河古镇州城内修建了“宋式一条街”和宋式北城门等,展示了东平古代运河风情。

除此之外,东平县人民政府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将东平段汶河作为旅游主航道进行疏浚,设置航标,沿河修建了一些旅游性建筑设施:在戴村坝东侧修建了引水河道通往县城内,汶河下游县城南侧、大清河北堤内修建了旅游码头,堤外修建了清河公园。

贡献:为大运河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史料

泰安市文广新局考古所工作人员介绍,大运河东平段是会通河的重要组织部分,充分利用自然地势和天然湖泊开挖运河,其中利用安山湖(现为东平湖)一侧修筑运河河道,充分利用了湖中的天然水资源。会通河构建起华北海河水系与黄淮水系的直接联系,促成了江南地区与北方之间更为便捷的水上交通线。东平段运河对于研究运河流经路线及其规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东平段运河上所遗存的闸、坝、水柜、碑刻等是研究运河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戴村坝是大运河上著名的水工设施,它截断大汶河向南旺分水枢纽供水济运,彻底解决了运河断流的难题,在京杭运河近600年的杭运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工作人员介绍,其建造思想和水工技术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精湛技艺,体现了中国运河文化独特的发明创造。同时,戴村坝在缓洪减淤、稳定河道和保证农田灌溉等方面目前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戴村坝工程由于设计建造科学合理,被后人称为“江北都江堰”,对于研究我国水利建筑也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政府网)

相关专题: 大运河重生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戴村坝 风情 水浒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