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汤一介 纵浪大化中 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


来源:新京报

汤一介和妻子乐黛云因书结缘,于1952年结婚,一起携手走过62年。此后,回忆起那段起起伏伏的中学时光,汤一介这样回忆说:“有一些学生很聪明,可以跳级;如果我很聪明的话,也可以跳级。

汤一介于1945年1月从重庆回到昆明,去西南联大先修班旁听。1946年夏,历经抗日战争8年磨难的西南联大终于告别了云南昆明,踏上了北上复校的征程。在等飞机票的两个月里,汤用彤为儿子安排了一个大学的入学考试,但汤一介没有被录取。

此后,回忆起那段起起伏伏的中学时光,汤一介这样回忆说:“有一些学生很聪明,可以跳级;如果我很聪明的话,也可以跳级。我没有跳级成功,足见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记得父亲曾讲过,第一流聪明的人,如果不努力的话,就连第二流的成就都达不到;而第二流聪明的人如果努力,是可以取得第一流的成绩。我努力了,但是我不敢说我是取得了第一流成绩的人。”

学习哲学,接受马克思主义

回到北平后,汤用彤把儿子送到了育英中学插班读高三。没过多久,北京大学又为没有考取北大的一些学生设立了一所先修班,汤一介借此机会成为了北大先修班的正式学生。此时的汤一介已经变了。他不仅在先修班努力学习,而且还把自己一向喜爱的阅读增加了很多,阅读范围也更加广泛。除了接着阅读了一大批外国文学名著外,他的目光又开始盯向文学理论、美学、哲学方面的书籍。

其实还在昆明时,汤一介就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对国学产生了兴趣,那个时候他常常看到父亲和冯友兰等人讨论哲学问题,父亲又给他推荐了孟庄、《国史大纲》《佛家名相通释》等书籍,其中钱穆的《国史大纲》对他影响最深,而陶渊明的诗歌更是影响着他的人生观,他说当他读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时,他被这种超脱的境界所震撼。

1947年的冬天,汤一介终于考入北京大学,并选择了子承父业就读哲学系,进入大学后的汤一介,更加心无旁骛地学习,专心致力于哲学,在同学眼中,他也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头脑的学生。同年,汤一介和吴增棋一起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社团组织——“腊月社”。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1927年 1941年 跳级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