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弘专访——君子若兰 “道”行天下
2014年10月28日 15:43
来源:中原财经网 作者:泓霖
导语:幼时的书法熏陶,战场的铁马冰河,多年的文化积累,数万元一平方尺的高额画作。遥观一长发及肩之男子款步而 导语:幼时的书法熏陶,战场的铁马冰河,多年的文化积累,数万元一平方尺的高额画作。
东西之学
伏弘读书之时,亦未遗忘绘画,其大量欣赏古今之名画,求教于海内外之名家,深入书法其中,临古今之名帖,研宾虹之笔墨,尤重其内涵。何方画作蕴有高深之见,何方画作徒有其形,随观之愈多,体悟亦与日俱深,终了然于胸,一切尽在把握。
伏弘作品
谈及中西绘画之区别,伏弘思现今之人皆未明中国画之内涵所在,“吾等常谈之艺术无外乎点、线、面之构成,中国书法经几千年延续、发展、锤炼,早已具备传统与当代之审美素养,即点、线、面之审美内涵。中国绘画于点、线、面运用之最高真谛皆在书法其中,黄宾虹曾曰‘诀在书中’,此书便指书法。怎奈中国当下画家于书法之研究皆少之又少,更无论刻苦习之者。固当下书者、画者于绘画中常遇点、线、面转换之惑,进而难以为继,不能将中国文化之韵律流露于形。”
伏弘作品
梁漱溟曾书:“西洋文艺界有所谓写实主义,印象主义者,有如西画力求毕肖实物实景之类;而中国人反之,以为作画不在摹拟外界对象求其形似,却能创造性地表现自我内在的精神或意趣,故尔盛行写意一派而轻视“画匠”。此其趣尚不十分明显。除在末流上彼此各有所短之外,较核论之,西洋未免浅薄却踏实,中国画可能入于高深却显空疏。其分别正在前者从乎“身”而后者则向往乎“心”。如此观之,从身出发之文、艺皆向乎于心(这里的“心”是指中国文化内学体悟之心,是西方人心向往之的境界),从心出发之文、艺皆向乎于身(包括本身和身外)。”
伏弘曰:“东西文化之诸多冲突皆在其出发点之不同。西学重科学,其观点为世间万物皆对立存在,需物竞天择,方能适者生存;东学重天人合一,谓世间万物皆互为依赖、互为依存,吾等需尊重自然,亲近自然,方达天人合一。陈传席老师亦有西方思想主‘克物’,东方思想住‘克己’之观点。可见,中西文化观念之差异在于其关注点之差异。
二、三十年代,梁漱溟便曾预言:人类文明之去向第一期在西方;第二期中国;第三期在古印度。中国文化之博大、深邃、神秘与此得到吻合是必然。此观点引起吾等诸多思考,东西诸多智者亦感‘西方病了’,固复研究东方文化。怎奈外国人难以欣赏中国传统之文化,更无论中国画。中国画所包涵文、史、哲之博大精深,无良好汉学基础者无法予以恰当注解。外国人如是,中国人亦复如是。而观之当今学习中国画之大学生,进校前后基础科目皆为素描、色彩,此乃西洋画之体系。呜呼,吾等大学生许久之所饮原为“进口奶粉”乎?然母乳何在?固吾国之诸多美术生谈及外国绘画大师皆如数家珍,而谈及吾国古代之先贤及其画风皆哑口无言,吾国之绘画教育何其悲哉?
伏弘作品
吾国之年轻人恒以为传统文化乃保守、封建、不知变通之学。其实并非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乃为鲜活而极具生命力之文化,其蕴含之哲理、 知识结构乃是生生不息,只怪吾等误读而已。文化必为文明兴起之源,人类诞生至今亦沉淀厚重之文化底蕴。文化其本身无对错,而在其研究方式、方向是否正确。 文化本身亦无过时之说,而在其解读和应用的方式如何。吾等仍需学以致用之余更予以活学活用。
然,仍需肯定西学之所长。但科学之发达并非文化之发达,更无论其文化是否有以内涵。若众人想修‘心’,吾依然提倡回归于中国文化。事实,政治、经济、战争、人力输出皆为文化之较量,是吾等观不见之较量。”
导语:幼时的书法熏陶,战场的铁马冰河,多年的文化积累,数万元一平方尺的高额画作。一个草根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一个知名的画家的?让我们静看伏弘一路走来。初见伏弘,于保利大厦之厅。遥观一长发及肩之男子款步而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