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屌丝化的贵族 20位投资者吐槽银行理财产品


来源:证券时报

2013年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显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已超过56万亿,发行数量达56827款,创下历史新高。公务员周小姐在招行买理财产品,发现招行理财产品太难买了,发行当日晚一会就买不到,她希望网银能有预约功能。

产品体验:

压缩产品空档期

通常,从银行理财产品系列名称上,很难判断出产品类型和风险程度,产品介绍也较模糊。不过,体谅到屌丝铢镏必较的特点,银行理财产品开始去“贵族”化,尽管仍然保留着面目模糊的产品名称,但已注意到压缩产品空档期以提高资金收益率。

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是按系列推出,在一个系列下可以推出多期产品。而且银行理财产品类型的划分一直没有统一标准,从产品系列名称上,投资者很难判断出产品类型和风险程度,比如工行的“步步为赢”、建行的“利得盈”和“乾元”、招行的“鼎鼎成金”系列等,从名字看,投资者很难知道是什么产品。

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银行之间产品的空档期不同,压缩空档期,可以提高资金收益率。空档期是指产品不能产生收益闲置的时期,有两个节点,一个是买入时,以预约买入方式,在产品成立前这段时间,资金不能算存款利息也不能进入收益期,另一个节点是产品到期后资金入账时间拖拉或者是后续产品跟不上。

现在不少银行陆续推出理财夜市,理财夜市一般的营业时间是晚上八点到十二点,具体要看各银行公告时间,客户可以登陆网银或手机银行直接操作,传统的理财产品有2个工作日的认购期,而理财夜市产品在购买后第二天就可以起息。

某报社经营人员李先生在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都买产品,招行的理财产品到期后钱自动到账,不用特意想着,而民生银行要是不赎回,就自动滚至下一期。而他并不清楚自己买的是滚动产品,每次想起来赎回时,都过了时期,只好继续滚动。

北京某财经类杂志记者郭先生认为,买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问题就是空档期,他有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买到期日那天晚上的理财夜市产品,第二天就能算收益;第二种方法,如前一期产品在这月5号到期,就买最后销售日是5号的新产品;第三种方法,在前述两种都没有的情况下,而且收益还不高的话,就买余额宝一类的产品。

裴阿姨在建行买过的产品都实现了收益,收益虽然也不算高,但高过存款吧。对于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她的满意度比较高。

某软件公司销售人员张先生在中信银行买的5万起步理财产品,但5万起买的产品收益率在市面上不算高,还是资金级别高的产品收益率高,而且5万起的产品有时候会很少。他认为,还不如买现在正火的“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

上海某高校大学生刘先生说,他父亲去交通银行存钱,在客户经理劝说下申购了“得利宝”,他上网查询,只知道是一种理财产品,但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询问工作人员后知道可能要收70元管理费。到底能不能如客户经理所说,不耽误取钱还能有超越活期存款的收益,只能拭目以待。他认为,余额宝会火起来一点都不奇怪,关键是简单!

一家外企工作人员任小姐认为,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太复杂,看不懂。她在光大银行就根据收益高、期限短的特点来买银行理财产品。她正在考虑买余额宝,因为还算能看懂,收益看起来也不低。在这20位投资者中,因为觉得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太复杂、收益也不是很有吸引力,而准备转投宝类产品的投资者不止任小姐一个人,就有3位招商银行的客户,虽然认同招商银行的不少服务,但是认为理财通、余额宝好像更有吸引力。

北京某公关公司职员陈女士说,以她的资金量,以前6%收益的理财产品基本都轮不到她买,但余额宝之类的产品出来后,居然接到招行电话,询问3个月期6%收益的产品要不要买。一位工行投资者也表示现在接到的理财产品推荐电话比之前好像要多。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谢先生说目前暂时不买银行理财产品了,改做余额宝理财产品,因为觉得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起点高、流动性差一些,而且春节后收益率也不算高了。前一阵工行客户经理给他打了电话,说把资金都转到余额宝里风险太大,对此,他不置可否。

点评

在调查中,普遍反映银行理财产品介绍看不懂,现在是因为觉得银行安全保险,所以会买。而且在买了之后,如果不去查看产品,基本记不得自己买的产品名字,只知道是几个月期、预期收益多高、是否保本保收益型产品。

在看不懂产品介绍的情况下如何选择理财产品?调查对象分享了一些心得:一、甭管他叫什么名字,先找理财经理问清产品风险等级和收益类型,看是否适合自己;二、看清类型,这里说的类型,不是通常说的产品投资类型,而是产品期限,是滚动型产品还是一期产品到期自动回账的产品,因为在滚动型产品下,如果要想赎回资金,就需要特别注意每期到期时间,而很多人都会因此造成资金浪费;三、注意尽量减少产品的空置期,在产品到期前,提前咨询理财经理,是否有能最短时间接上的理财产品。

采访中发现,一个新变化是,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给银行理财产品带来巨大挑战,40岁以下调查对象普遍称已经或准备要暂停银行理财,转战“宝类”产品。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飞]

标签:银行理财产品 理财经理 投资者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