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IPO重启在即 保代重回百万年薪金领时代


来源:证券日报

据猎头公司透露,已有券商对保代给出10万以上的月薪,也就是说保代又回到了年薪百万的时代,不仅如此准保带的待遇也不低,有些券商对准保代给出了30万元-50万元年薪 ”  “尤其是近期,随着保荐代表人考试通过率的逐渐走高,通过考试的人逐渐增多,国内券商投行也在逐渐趋于饱和。

投行人员转型

虽然券商加大投行人员以及保代准保代的招聘力度以及收入,但不可否认的是券商投行前几年的黄金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越来越严格的审核以及业务收益空间的缩小无不昭示着券商投行风光已不再。

对此某大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前几年股市虚高以及证券金融市场本身问题,保代才有了‘辉煌’。但随后几年中国经济下滑将持续,不要说投行整个金融业都会不景气。”

“尤其是近期,随着保荐代表人考试通过率的逐渐走高,通过考试的人逐渐增多,国内券商投行也在逐渐趋于饱和。而且如果最终实现了注册制,那么保代的责任将大幅增加,因此很多投行人员的目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IPO。”上述投行人士表示,随着新股发行改革办法中透露出的“信息透明化”、“核查从严化”等的推出,必将对投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投行转型或多元化成必然趋势。

而在此次投行人员流动回暖中,虽然很多转做其他项目的原上市IPO的投行人员又把目光转回了IPO,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回头。据记者了解,在新三板这一板块上,有些从IPO团队借调过来的人员并未回到IPO团队,依然做着新三板项目。

对此某券商场外市场人士表示:“没有回IPO团队有多种原因,新三板即将迎来扩容,券商也在加大对新三板的抢夺,虽然新三板收益低,但我们主要看的是新三板接下来的后续服务与项目储备,因此新三板不能放弃。”

“同时比起IPO来说,新三板项目充足,现阶段一些中小券商并未转向IPO的原因也在于,项目储备并不充分,尤其是经过IPO停发的这一年,资源重心转移,没有后续储备项目,做IPO也没有优势。”同时上述人士还表示,很多投行人士转型并不仅限于转向新三板,很多人也转向了资管、固收等方向。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飞]

标签:IPO 投行 爱建证券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