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监管层释放重磅信号 新一轮刺激政策可期


来源:中金在线

【导读】降低逆回购利率、加量续作MLF,央行近日的组合拳为市场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氛围。原因有两点:一是降息后市场对央行宽松有较强预期,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导致资本流出,外汇占款负增长(图2);

央行加量续作MLF 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央行近日一系列动作——降低逆回购利率、加量续作MLF,引发市场关注。17日,央行进行了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较上期下行了10个基点,为3.65%。值得注意的是,该次逆回购创下今年1月22日以来单日逆回购操作量新低。同时,由于17日逆回购到期规模为350亿元,单日实现资金净回笼150亿元。另一方面,有报道称,央行于17日到期续做了3500亿元MLF,并将MLF的操作量增加至约4500亿至5000亿水平。

有业内人士认为,央行继续缩量逆回购但利率意外下调10个基点,央行续作MLF且对相关银行进行增量操作,叠加打新资金回流,市场资金流动性正继续回暖。也有人认为,央行此时调低逆回购利率,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下降意图明确,降准等“松绑”动作或渐行渐近。

现状降息后利率下行有限

华夏银行战略发展部研究院杨驰认为,央行近期两次降息,并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下行趋势。以贷款基础利率(LPR)为例,从降息前的5.76%下降到2015年3月18日的5.30%,仅下降46个基点,远低于央行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幅度。

“因此,市场普遍预期央行近期将出台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为结构性改革赢得时间的角度来看,有必要继续使用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CPI增速处于低位,PPI连续三年负增长,通缩的苗头有所显现,导致全社会实际利率有所上升。这为央行继续出台降息政策,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空间。预计今年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流动性情况,还会有1—2次降息和2—3次降准政策出台。”杨驰表示。

民生证券也在研究报告中表示,降息后没有真正降低资金利率,即央行宽松力度远未满足流动性缺口。同时,二季度城投债大量到期,而央行以往的宽松货币政策总会与地方债务到期时点不期而遇,一万亿元置换的供给压力需要降准来对冲。同时,其表示,“节后春节现金回流,公开市场节前货币投放节后货币回笼是惯例。不过本次节后资金面较以往偏紧,因此节后货币回笼量也是少于以往。市场7天回购利率在4.5%—5%之间,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有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下调意图,但真正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下行还需要量的配合。外汇占款收缩,新增人民币贷款高增长,均对资金面构成紧约束,如果没有量的配合很难真正引导利率下行,但资金利率不下行又难以支持经济内生性复苏,所以货币宽松还需加码。”

症结资金仍待突破进入实体经济

不过,杨驰也提出,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用正在递减。“从前期调控效果来看,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用在逐渐递减,不能完全把稳增长寄托于降息政策上。当前,受金融脱媒、影子银行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冲击,资金流出银行体系的趋势日益明显,市场利率上升使得银行和企业成为高成本的共同受害者,银行的贷款定价下降空间有限。”

记者留意到,18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除3月期利率上涨了0.1个基点、1年期利率较前日持平外,其它Shibor品种全线下跌,其中14天期Shibor利率下降了2.6个基点,为跌幅最大品种。

对此,杨驰认为:“目前来看,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供给比较充足,流动性适度宽松。但实体经济缺乏足够的风险可控、效益可期的贷款对象,导致大量资金淤积在银行体系难以投放出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19日,公开市场还将有250亿元逆回购到期,如果央行仍继续进行低量逆回购操作,小规模资金净回笼态势将得以维持。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乾]

标签:同业拆放利率 供给冲击 贷款定价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