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营村:见证周村“崛起”的古茔山村


来源: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

李营村,隶属于邹平县好生街道,人口111人,是邹平县人口最少的村庄之一。而据王红《解读邹平丛稿》,李氏祠堂乃李化熙三弟李世熙所建。李营村背后的小山属于长白山余脉,从此往北是一马平川,是周村城区最近的山野之地。

原标题:故土流芳李营村:见证周村“崛起”的古茔山村

村庄简介

李营村,隶属于邹平县好生街道,人口111人,是邹平县人口最少的村庄之一。北为贾村,东为石松山,西、南为凰山。据齐鲁书社版《邹平县志》记载:李营村始建于清初,原名望仙庄,因李化熙墓在此,故名李家茔,后改为李营村。2009年,距旧村1公里远的白云社区建成,村民陆续搬入楼房。

地图

处于“旱码头”周村南郊,山林祖茔外流淌着“双乳泉”

由“旱码头”周村城区向西南3公里,在石松、凰山包裹中,“双乳泉”在缓缓流淌。等水的人在“钓鱼台”上,聊着天拉着呱,终于排上队,灌满了山泉水,挑着担子悠悠上山。继续向南,是一条架在山坡上的土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挑水人步步登高,扁担在吱吱呀呀地唱着歌。行走了一公里,终于到了村头自家的豆腐坊,满锅的黄豆在等着这担子泉水,它们将成为驰名好生乡里的“李营豆腐”。——这是1988年打出机井前,李营村的一道日常景象。

李营村,原名李家茔,又名望仙庄。相传,这里先有周村李氏茔墓,后形成村庄,最初的居民就是李氏祖茔的守墓人。相传,最早的守墓人是一名清初的逃难者,被周村名人李化熙收留并让其改姓为李,他为报恩,发誓世代守墓于此。

“解放前,村南村东是一片片的老坟,坟头成群,松柏成片,据说有一名知府、好几个知县葬于此地。单说其中一座大坟,坟顶就是一个大平台,我们叫做下茔堂,它被当做麦场,其上盖了三间屋子,可见其广大。”说这话的人是61岁的村民李孔孟,他是文革前毕业于淄博六中的高中生,对村庄故事了如指掌。

李孔孟手中藏有一个古砚台,是在破四旧的年代从一座古墓的发掘中得来。李孔孟说,“那一次,说不清是谁的坟,有可能是李化熙三弟李世熙的。坟墓在祠堂东南,封土高十余米。记得当时墓穴内有五棺,周围是砖石所砌,出土了很多碗碟、瓷器、铁器。”李孔孟说,这里的坟墓多而大,是因为李氏家族人才济济,有清一代出了很多官员。据王红《解读邹平丛稿》,李世熙八个儿子个个争气,成为李氏家族中官爵最为集中的一家,出了两个知州、两个知县、一个州卫守备和一个候推游击,只有长子及次子未得官爵,但一为举人,一为副榜。

李营村人均土地只有一亩,其中一半还属于山坡。另一半的平地,其下五十公分就是石头。解放前,在这一半平地中还有很多的坟茔。因而,地少,土质不算好,灌溉又难,谷子、高粱的产出又极单薄,村民生活之苦可想而知。

李孔孟介绍,这里有“茔下堂”、“韩家屋子”、“赵家屋子”等很多地名,它们是山民零散居住的表征。地名虽在,但韩、赵、胡等姓氏已经消失。

“李营村的地原属李氏公墓,古代在这种地不用交粮纳税,因而有很多人因贫穷、战乱来此求生,但住了一段时间发现,这里的土地仅能‘混穷’,却不能致富,于是又纷纷迁移出去。土改的时候,俺们村没有一户地主,连富农资格都算不上。”李孔孟说。可见,山林祖茔的特殊村貌导致强烈的人口流动。时至今日,李营村仍是一个人口刚刚过百的小山村。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丽娟]

标签:李营村 周村 李孔孟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