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探索中国特色住房模式是向市场化迈进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从2003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嚷嚷着要调控房地产,可诡异的是,房价却陷入了越调越涨,越涨越调的怪圈中。使得中国目前的房价像一锅沸水,同时沸腾的还有民众的怨气。而探索中国特色住房,可以使我们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业多元化,减少每一个萝卜印章后面的层层灰色权力寻租地带,迈向由供求变化的而决定价格的方向。

原标题:探索中国特色住房模式是向市场化迈进

也许是我们听调控听多了,毕竟我们听了十多年,也被忽悠了十多年,这次换了一个名词:中国特色住房模式!其实,这是房地产调控思路转变,即由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具体问题,转变为“住房供应体系建设”的系统问题,进而把房地产业融入与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体系之中,这种一改往年“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表述和对房价的关注,可以讲是“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符合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最好的诠译!

市场化本来就是一种由市场来定“适者生存”的法则,中国的住房更应该有特色,而不是一直所谓明打压,暗卖地的勾当!中国的房价和老百姓的收入脱钩已经很久了。从2003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嚷嚷着要调控房地产,可诡异的是,房价却陷入了越调越涨,越涨越调的怪圈中。往往先是房价上涨导致民怨沸腾,然后政府迫于压力出台调控政策,房价暂时有所回落,可过不了多长时间,房价又会涨到比出台调控政策前更高的位置上,然后又是民怨沸腾,出台新的调控政策,这样周而复始,房价在政府的调控中稳步上涨。

使得中国目前的房价像一锅沸水,同时沸腾的还有民众的怨气。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民众旺盛的需求就是锅底那把越烧越旺的大火,为房价升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地方政府为了当地利益对宏观调控阳奉阴违则是火上浇油,从当前中国各地的房价情况来看,政府推动的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措施,歉然无效,应了中国那句老话:雷声大,雨点小。而从供求关系来说,房地产价格是个市场问题;可是从社会关系来说,这又是个民生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衍变为政治问题。所以中央政府花了很大气力来调控住房价格,不仅调子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而且各种行政措施力度很大,可是十多年调控下来,收效甚微,原因何在?从宏观看,这次调控失败大概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方法问题,二是制度问题。从经济学原理来看,决定价格的因素有两个,供应和需求。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买不起房的人确实很多,有人戏称所谓“按揭”就是“按着你的头让你揭不开锅”,甚至有人说,中国的老百姓再也买不起房子了。但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那么用不着什么“不买房运动”,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自然会很快衰退。但是房地产商却说,别看房价高,买的人却不见少。因为比较富裕在支撑着房地产需求,而且还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才能满足这部分需求。

而搜索建设中国特色的住房模式,则就应该先迈向市场化,而不是特色的行政化!但这个市场化不是伪市场化,我们虽然表面上房地产业是在市场化,但实际上,每一次限购限贷等一系列行政干涉都是在行政中所谓市场化!市场化产业最基本标志就是市场供需决定价格走势,但中国房地产业价格走势多年来一直深受政府调控影响;其次,市场化行业的最一般的基础是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但中国房地产业最主要的资源土地却是由政府垄断,无法自由买卖;再次,从市场流通来看,自由买卖是市场常识,但国内买房却有种种人为的身份限制。

有时用市场来解决问题,往往比行政干涉高效、快捷得多!而探索中国特色住房,可以使我们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业多元化,减少每一个萝卜印章后面的层层灰色权力寻租地带,迈向由供求变化的而决定价格的方向。只要政府做好相应的,也是应该做的本职工作,监督管理就行,而不是与开发商坐地分赃,这不仅是真正自由的市场经济,更是一种清廉的透明政府!

相关专题: 特色住房模式  

相关新闻:

标签:市场化 房地产市场调控 住房供应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