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峰:高效生态是黄三角发展的灵魂
2014年03月11日 08:30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迟诚 康勇军
生态转型成效显著,滨州提出了“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城市品牌。一揽子大手笔生态政策的推动下,如今的滨州正在向蓝天碧水、绿水掩映、林水相依、人居相宜的美丽幸福新滨州迈进。
全民生态
政府掌舵引导市场划桨
造林成活率不高、投入不到位的问题曾长期困扰滨州林业的发展。张光峰认为,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追根溯源从体制机制上去寻找突破口。
近年来,滨州加大了林业机制创新和完善的步伐,采取了政府引导、企业造林的路子。张光峰介绍,政府先将土地流转,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发包给企业进行造林。目前滨州已有20多万亩土地实现林业生产的规模经营,企业已经成为造林的主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从政府具体操作向市场运作转变,政府来掌舵,市场来划桨。”张光峰认为这也是“林水会战”的必然发展方向。“政府的投资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政府租赁土地、公司化造林、专业队管护的造林机制,进一步提升绿色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生态林场看山东,山东生态林场看滨州。生态林场是滨州近几年林业发展的一个新事物,但也已经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之举。张光峰介绍,滨州实行“规模化发展、组团式造林”,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林场化管理”的要求,已经启动了14处万亩生态林场。记者了解到,滨州的生态林场建设以政府和大企业投入为主,大户、农民参股等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相结合,市场化运作。目前生态林场新增造林面积超过14万亩,拉动林木覆盖率接近1个百分点。
“这1个百分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生态林场模式造林将发挥更大的成效。”张光峰对于生态林场充满信心。
产业发展也激发了企业和老百姓发展林业的热情。张光峰介绍,滨州根据自身特色,重点繁育耐盐碱苗木、白蜡、国槐、北美海棠等,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北美海棠繁育基地、全国柳树品种最全的良种基因库,冬枣等经济林也成为老百姓增收的重要产业。品牌化、标准化生产引导了滨州林业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
一揽子大手笔生态政策的推动下,如今的滨州正在向蓝天碧水、绿水掩映、林水相依、人居相宜的美丽幸福新滨州迈进。
“纵观中外大江大河三角洲的成功开发,无不有力地带动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后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张光峰对滨州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信心满满。
“生态建设投资时间长、见效慢,但这是必须有的功课,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不管怎么发展,生态滨州、美丽滨州的蓝图不会变。滨州虽然欠发达,但我们发展的衡量尺度不是单一的经济,而是生态,而且是高效生态,兼顾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生态。”张光峰如此理解生态和发展的关系。
“生态是我们的后发优势,也是我们的永恒动力。”张光峰一字一顿地强调。
过去山东的“北大荒[-6.86%资金研报]”,而今北国的“小江南”,在一位“生态书记”带领下,滨州正在经历着将铭记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史上的生态嬗变。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