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金牌工人许振超


来源:工人日报

一个普通的作业队长,却主持建立了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带领工友创造了集装箱作业的世界纪录……  许振超,青岛港桥吊队队长,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人称“金牌工人”。……  许振超说:“咱是工人,当不了科学家,但必须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能工巧匠,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港口的培养。

“我们就要敢创世界第一”

“干出一流的业绩,创造世界一流品牌”———这是许振超为自己定下的奋斗目标。

他经常告诉自己的工友:“我们的码头工人并不比别人差,国外码头能干出来的,我们也能干出来,而且会干得更好。我们就是要创世界第一。”

许振超管理的桥吊队拥有几亿元资产和近200名员工,被誉为明港公司“第一岗位”。面对一流的码头和现代化的桥吊群,他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在这里当队长得有新套路,要会管理,绝不当“吆喝队长”。为此,许振超着实下了不少功夫。他与同事们一起,借鉴一些管理理论和知识,研究制定了26大项管理制度,包括桥吊维修、养护、使用全过程。上海港机厂一位总工到青岛港搞桥吊使用培训时,连连感叹:“在国内走了这么多港口,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基层队能有这么完善的管理条例。”

为了提高桥吊的工作效率,许振超对桥吊进行大胆的改进,使之更加符合作业的需要。

有一次,他发现桥吊起升的励磁电源装置总出毛病,平均每两三周就烧坏一组可控硅,由于全是进口件,每换一次,就要花费上万元。为此,他主动提出用国产可控硅替代进口件。替代进口件,就要自行设计该装置的系统电路。琢磨一个多月,他拿出新电路设计。但又碰到了更大的难题—————由于需求量太少,没有生产厂家愿意生产这种特种可控硅。他没有泄气,一遍遍跑到厂家软磨硬泡,还把负责的工程师拖到了桥吊上。当那位工程师跟着他爬到桥吊上时,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讲起问题来头头是道的“专家”,居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桥吊司机。这位工程师当场决定,用最便宜的价格和最快的速度为青岛港制作这种特种可控硅。

一个月后,当这种可控硅按照老许的设计安装到桥吊上时,那台桥吊再也没有出现老毛病。这个成果后来获得集团科技创新成果奖。

这些年,许振超累计完成技术创新百余项,获得集团以上科技创新成果20余项,累计为青岛港节省技术维修资金800余万元。

青岛港的快速发展,为许振超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他不仅创新技术,而且创新管理;不仅打破了国内教科书,还打破了国际惯例。为了适应集装箱运输向大型化、快捷化转变的需要,他对桥吊的作业工艺实施了一系列的创新,先后提出了二次停钩、60小时出徒、浓雾天作业等一系列桥吊作业新工艺,这些都是在国内外教科书上找不到的东西。为了适应现代化码头设备管理需要,他一改国内码头机械、电力维修各自为政的模式,在国内首推桥吊设备管理“机电一体化”……

让工友们记忆犹新的还是前湾港桥吊安装战役。2001年底,青岛港集装箱码头西移战正式打响:半年之内,原在老港区作业的外贸集装箱航线举港西移至前湾新港区。此举引起了世界航运界的瞩目。将一个年吞吐量逾300万标准箱的码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举港西移,这是一个在世界航运史上从来没有的奇迹!而要完成这个奇迹,前湾港的桥吊安装至关重要。按计划,青岛港从上海订购了两台国内最大的桥吊,其中一台必须在年底前完成安装。11月21日,集团决定让许振超接任桥吊安装总指挥,任务是在40天内装完按常规该用3个月装完的中国最大桥吊。

那一夜,许振超抱着收集来的所有桥吊安装数据,辗转反侧,夜深难眠……3天后,他这个新任总指挥做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全面推翻厂家安装方案。2001年12月31日晚,桥吊对接成功,一向内敛的许振超流下了滚烫的热泪。此时,他和战友们在码头上已经没白没黑奋战了整整40天。

许振超有一个梦,一个在心里憋了10年的梦—————创世界一流的装卸效率。

作为一个码头,只有创造了世界一流的装卸效率,才能吸引世界级的船公司停靠更多的船。

进入2002年,国内有的港口已经做到,不论船只大小,12小时完成作业。许振超瞄上了10小时完成作业的目标。

要创世界效率,就得有一支世界一流的队伍。

许振超把目光停在了提高全队工友的素质上。他提出:把每一个队员的装卸效率全部提高到每小时50个自然箱。这是当今世界港口集装箱作业的最高标准。为此,他发明了师傅和徒弟结对子的办法,让徒弟和师傅自由选择,并和他这个队长签下“军令状”。说是“军令状”,遇到最难带的司机,还是他亲自出马。为了提高队内年轻司机的业务水平,他专门编制了青岛港第一本桥吊作业手册,把自己和桥吊队其他优秀司机的经验编写成册。正是靠着这两手,许振超创造了用3个月时间带出一批桥吊司机的纪录,创造了新桥吊司机累计动车60小时出徒的新纪录。

职工素质提高了,操作进度上来了,可安全事故却在逐步攀升。许振超仔细分析事故原因,发现桥吊作业中最容易出安全问题的环节就是“起落钩”,即:箱子一起一落时。他大胆提出了“二次停钩”构思。要求桥吊司机在吊箱时都要“二次停钩”,就是箱子刚离地和快落地的一刹那,迅速制动,先观察后起落,这样做虽然与传统的桥吊作业“求快”的思路相悖,使每次操作时间多了几秒钟,但杜绝了事故隐患,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为此,他要求司机必须把“二次停钩”的火候把握得出神入化。刚开始时,停两秒,慢慢地又减少到1 秒、半秒。为了半秒这个“火候”,司机们不知练了几千遍,有的司机为了这一个动作竟整整练了近半年,终于在全公司推广了这项新工艺,从而把作业事故降低了80%。

2002年3月4日,许振超和他的队友们以每小时299.7自然箱的单船效率刷新了中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纪录;2003年4月28日,以每小时339自然箱的单船效率刷新了世界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纪录,并被命名为“振超效率”;2003年9月30日,再次以每小时381自然箱的单船效率刷新了世界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纪录。世界航运业权威杂志《港口与港湾》专门刊发了这一纪录。

工友张国清说,屡夺金牌破纪录的运动员被称为金牌运动员。在青岛港,老许就是金牌工人。

“码头就是我的家”

桥吊是许振超的“孩子”,码头是他的“家”。为了这个“孩子”,为了这个“家”,许振超再苦再累也心甘。

在他的宿舍里,总有一双厚毛袜放在床头。这几年老许的风湿病加重,总觉得脚底冰凉,一年四季,连晚上睡觉都得穿着袜子。然而,只要一上码头,他照样顶着呼啸的海风,在十六七层楼高的桥吊上爬上爬下。

2001年底桥吊安装时,许振超连续40天泡在码头上,妻子女儿不放心,跑到码头上来看他。这一看,妻子就哭了。当时的前湾码头只有两个铁皮集装箱小屋,撂在离岸边50米远的空地上,二层的集装箱小屋就是许振超的办公室兼卧室,家当只有三样东西:一把电水壶,一件军大衣,一张硬纸壳。当时码头上没有水,那把壶是用来接消防栓里的水烧着喝的,那张硬纸壳就是他的床铺,那件军大衣就是被子—————因为太忙,晚上只能把纸壳铺在地上、裹着大衣睡几个小时。看着屋门口脸盆里的水都被冻成了冰疙瘩,妻子含着眼泪嗔怪说:“你的身体怎么受得了?”

对于这些苦,许振超从来不放在心上。有个大学生曾问他:你不觉得苦吗?许振超说:你只要把这儿当成家,就不觉得苦了。这句听似平淡的话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年轻人的心。现在,这个当初害怕吃苦甚至想打退堂鼓的大学生,已经成长为桥吊队的技术骨干。

让工友们最难忘的是那年老港区上新桥吊时,许振超这个从不跟人打架的老实人,差点被别人捅了刀子。那年安装正好临近春节,厂家的技术人员和安装工人急着回家。那时,还是桥吊司机的许振超,从安装的第一天起,就跟在厂家后面,这儿问问,那儿看看。刚开始,人家觉得他好学,都对他很友好。可后来,人家开始烦他了—————因为他太爱管闲事。譬如,紧固零件时,螺栓上得越重,机器就越牢靠,但这样干起来费时又费力。所以,不少人偷懒,把原本应该拧70公斤重的栓只拧到50公斤。这下,许振超可不干了。他逼着人家拧到底。“我们青岛港从牙缝里省钱,买这个宝贝不容易。他就是我们的孩子,拼了命,我也要让它从小把底子打好!”这些年为了这个“孩子”、这个“家”,许振超究竟付出了多少,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因为他已经与这座码头、这片桥吊融成一体。

在许振超家,记者看到一块奖牌,上面写着:“命名集装箱单船装卸世界记录———振超效率”,奖牌的边角已经有些破损,被随意掷在杂物堆里。看着记者一脸的疑惑,他笑了笑:“奖牌擦得再亮,也不如把工作做好。”

这正是许振超,新时期中国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一个不断刷新世界记录的金牌工人的真实写照。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尤丽娜]

标签:许振超 工人 金牌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