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真假家庭农场
2013年06月22日 09:33
来源:南方周末
家庭农场成为了农村流行的创业方式,大学生回乡当农民的新闻已经越来越多。图为2013年3月19日,山东聊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侯磊在自家的温室大棚内劳作,他希望做些现代农业的试验。 家庭农场,一个充满着美
什么都得自己干的农场主
与王菲们不一样,张泽城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而且,张是重庆首家工商注册的微型企业家庭农场主,经营着20亩土地。
2012年3月以前,张泽城还在东莞做保安队长,每月近4000块收入。公司倒闭后,打工多年的张决定回家——一个距离东莞1700多公里的村庄,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凉水村7组。在外打工多年,他整天看家乡的新闻,“电视里说惠农政策很好,家乡发展得很快”。
回家后,他准备种蔬菜,父母也来一起干。
“最初的投入约3万元。”张泽城说。包括购买菜种、建沼气池、买肥料等等。其中政府给予微企补贴24000多元。
最大的成本则是土地流转金。20亩土地,租金平均300元每亩,近6000元。一开始,即使愿意掏钱,也租不到地——有人嘲笑他,“这年头还回来种地,怕你亏得租金都付不起。”
后来,父母亲出面,地总算租下来了。但地里所有的活,几乎都得张家人自己来干。
2013年3月的一个早上,8点钟,张泽城起床干活了。他推着1400多元买来的耕田机下了地。在外打工多年,张泽城对农活早已生疏,“回来复习了近一年”。
初春的上午,阳光洒在地里翠绿的油麦菜、莴笋上,他和父母正在地里施肥。中午睡上一会,下午接着干活。半夜他就得起床骑着摩托车去市场上卖菜。
这就是这位农场主的日常生活景象,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得自己动手。虽然中央与地方都并没有具体规定,但这样的职业农民的农场,显然毫无争议地正是“一号文件”所鼓励的家庭农场。
不过,这样的家庭农场,却普遍十分脆弱。
让张泽城最为担忧的是,即使他勤奋劳作,即使他努力去参加政府组织的种菜技术学习,也难以避免风险。
2012年6月,他种的娃娃菜没有生长,他认为买了假种子。现在,他又发现地里的香菜不见长,损失已是必然。2012年,张泽城的农场每月收入约1万块。平分到5个人,才2000多元,“这比打工累,也赚得少”。
3月9日,凌晨2点多下起雨,随后是冰雹,眼看要收割的油麦菜和莴笋被打得千疮百孔,“就像被鸡啄了一样,全报废了。”张泽城说,“损失3000块吧。”
资金之困
除了风险,对这些由个人来支撑的家庭农场主们来说,另一个发愁的问题是资金。
即使是在最早发展家庭农场而且民间资本实力雄厚的宁波,这也依然是个普遍的难题。
宁波家庭农场主吴家辉养了500头猪,现在维持猪场运转的资金主要是来自早年做建筑生意的积累,他用“勉力支撑”形容。
如果猪价很好,资金尚能周转,可是一遇到猪价不好,钱就不够用了。
一头猪养到两百斤的成本是一千五百块钱,也就是说成本七块五毛钱一斤,但最近猪价只能卖到每斤七块一左右。“每卖一头猪我要亏一百块,卖出去越多亏得越多。但不卖会亏得更多,猪要吃,也可能得病。”吴说。
如果要扩大规模,钱的缺口就更大了。
吴家辉算了一笔账。首先是造房子,基础设施建设,然后需要引种。引种之后还有前期的费用,比如说产仔。从引种到猪出栏要花去一年时间,这一年完全是投入期,没有盈利,第二年才可能收回成本。
吴家辉想去银行贷款,第二年就能还回去。但是银行需要房产证作抵押,而吴的农场虽然有十几亩地,却没有产权证。他很羡慕周边的工厂,“工厂厂房能办产权证,可以用作抵押”。
宁波农业局经管处办公室主任赵立新介绍,“宁波市政府目前还没办法,但区县一级有。例如余姚,政府出面担保由银行向农场主贷款,最高20万元。”
不只是宁波,在全国各地都还没有好办法。即使偶有突破,也只是很小规模。
在家庭农场试点较早的武汉,允许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做抵押申请贷款。但是银行对规模较小的企业,特别是农户不愿意放贷。因为现在农业风险很大,生产周期长,效益产出慢。
武汉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科科长王文才说,“我们与银行协调过,也向上级部门反映。政府要求银行对农户予以扶持,但银行有难处,只能继续协调。”
而张泽城则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补贴上。
他所在的重庆万州区,不仅农场成功申请注册商标就能补助2000元,而且对微型企业家庭农场还有补贴倾斜。
“成立一个微企家庭农场,财政会补助30%-50%。”万州区工商分局副局长向俊说,“一般农户缺少抵押物,银行这条路基本走不通。只能从微企扶持资金上想办法,但最多只能有15万元。”
相关专题: 山东家庭农场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