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济南商埠文博馆:老商埠的记忆


来源:济南日报

□本报记者 赵晓林 2012年5月18日,是济南商埠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一座崭新的属于济南商埠自己的主题博物馆——— 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正式落成。 济南商埠108年的风风雨雨、荣辱兴衰、

□本报记者 赵晓林

2012年5月18日,是济南商埠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一座崭新的属于济南商埠自己的主题博物馆——— 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正式落成。

济南商埠108年的风风雨雨、荣辱兴衰、再创辉煌,都在这座面积不大,却内涵丰富的博物馆中展现在公众眼前。

自开商埠济南第一

济南商埠的开设,标志着济南城市近代化的开始。济南的自行开埠同此前青岛、烟台等地的被迫开埠性质不同,它在行政管理、市政建设、司法等方面具有独立主权,并明确规定了涉及邮政、电报、电话的事宜均由国人担任。1905年11月15日,济南商埠筹办告竣,正式开设为“华洋公共通商之埠”,开埠典礼在济南老城的西关外隆重举行。自此,济南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北洋大臣袁世凯会同山东巡抚周馥奏请清廷在济南自开商埠。济南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主动自开商埠的内陆城市,济南近代的发展也由此开端。

“自开商埠”虽属面对帝国主义经济入侵的无奈之举,但客观上也使济南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埠前,济南是传统的政治中心,经济“大约比沿海城市的发展滞后40~50年”,“只能算一个三流的商业城市”;但在开埠后,山东政府迅速制定了大量“通商惠工”的政策,外国商业资本纷纷涌入,济南一跃成为“山东内陆第一大商贸中心”。1904年,德国的禅臣洋行首先在济南落户。到1919年,在济南设立总行、分行或代理处的欧美洋行已达15家。数不清的银行、洋行、老字号及商场纷纷在商埠扎堆,济南工商业在国内城市中的地位扶摇直上。据统计,1927年,济南城关及商埠两地区的商户已达6700多家,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

现在,为济南近现代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商埠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博物馆。记者在开馆前夕,独家对这座新颖的博物馆进行了探访,得到了不少第一手资料。

六个展厅主题鲜明

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共分“自开商埠、工商经济、多元文化、社会百态、古城新生、二次开埠”6个展厅,整个设计简洁明快、气势恢宏,主色调以暖灰色为主,展现了济南浓郁的商埠文化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堪称我市主题博物馆的经典之作。

展厅内容以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为主线,通过照片、文字和实物展示等方式,辅以触摸屏展示、专题片播放的形式,展现济南曾经的繁华和当今的崛起。自开商埠展厅中设置了一座以津浦铁路济南站和京沪高铁济南西站为主题的大型浮雕,厅内设置了中国银行、宏济堂、瑞蚨祥等多个复原场景,全面揭示了济南两次开埠的历史必然,展示了济南开埠后店铺林立、洋行错落、商贾云集、繁荣兴盛的场面。

走进展厅,墙上色彩斑斓的展板、展柜内内容丰富的展品,足以让每一个参观者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而且展品中蕴涵的丰富的商埠信息,让人对济南商埠可以有新的了解,新的认识。

第一个展厅的内容是“自开商埠”。进入展厅,迎面整面墙上一幅济南老火车站和火车的浮雕冲进眼帘,让人眼睛不禁一亮。浮雕色彩沉稳,突出的老火车站钟楼和迎面“驶来”的蒸汽火车气势雄浑,显示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1904年,德国人修建的胶济铁路即将开通,时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为抵制德人侵略、挽回利权,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联名奏请在济南及潍县、周村自开商埠,得到了清廷批准,济南近代化发展的序幕也由此揭开。展出的济南商埠的早期文物,如1925年手绘的《埠区境界全图》、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济南市街道图》、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印制的《济南商埠北展界计划书》、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的《接收后之胶济铁路》手稿、1945年12月10日填造《交通部济南区铁路局济南机厂新进旧有日籍新旧员工名册》,以及成通纱厂的成组纸质藏品等,都是难得一见的商埠早期实物资料。还有复制的济南自开商埠的奏折等高仿展品,无不显示出济南自开商埠之初及发展的历史原貌。

其后几个展厅内的展品也是紧扣展厅主题,展出的文物和背板的内容结合紧密,显示出槐荫区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博物馆内部装修设计者的匠心。

二次开埠规划未来

从历史走到现在,还要走向未来。胶济铁路的通车,使百年前的济南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黄金岁月。而刚刚跨入新的世纪,全国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技术水平最高的京沪高铁途径济南,济南西站落户槐荫。1.5小时到北京,2.5小时到上海,大大拉近了济南与长三角、环渤海两个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的距离。高铁引领新城,速度改变生活。古朴厚重、蓬勃向上且处在京沪黄金分割点上的济南,开始了“第二次开埠”。定位“齐鲁新门户、泉城新商埠、文化新高地、城市新中心”的西部新城正灿然崛起,济南又一次驶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槐荫区委、区政府抓住高铁机遇,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在加强老城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的同时,倾力打造西部新城文化新高地。这些内容在最后一个展厅“二次开埠”中有较为系统、完整的展现,可让观众在充分了解济南商埠历史的同时,更对商埠的未来有清晰的认识,对商埠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整座博物馆显示出槐荫区委、区政府领导与各级工作人员对于这座博物馆建设的精心、细心、耐心。正是这种不厌其烦的责任心,才使得博物馆在几个月内便完成了规划、论证、设计、装修、布展等多个环节的工作,而且没出一点纰漏,保证了博物馆的按时、顺利开馆。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厅内有几处实景很有趣味,瑞蚨祥绸布店内景、进德会剧场内景等都是根据历史场景进行的实景复原,虽然体积不大,但能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在视觉上有冲击力,能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时间紧迫堪称奇迹

2007年10月,济南市委宣传部启动了原国民政府驻山东特派员办事处旧址(经四路307号)的产权转移和拆迁工作。

2010年10月,槐荫区委宣传部正式与济南市文物局协商筹建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事宜;

2011年初,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项目列入当年的槐荫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5月,按照文物保护的有关要求,济南市文局牵头展开了对原国民政府驻山东特派员办事处旧址(经四路307号)的修缮工作。

2011年5月,槐荫区正式与济南市博物馆对接,协商处理商埠博物馆建设、展品征集、后期管理等具体细节;

2011年10月,原国民政府驻山东特派员办事处旧址(经四路307号)修缮协调会议在槐荫区五里沟街道办事处举行,这次会议标志着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正式开始;

2012年3月,商埠博物馆正式完成设计布展和招投标工作,布展公司进场施工。商埠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又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2012年5月15日,商埠博物馆装修全部完成,并布展完毕。

正式对接展开济南商埠博物馆建设仅1年8个月,时间紧迫。一般人可能感觉不到什么,但对于参与建设的工作人员来说,这却是一段紧张、忙碌,而且充满压力和斗志的日子。

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是在市委宣传部领导和支持下确定建设的,该馆由槐荫区投资,济南市文物局和槐荫区区委宣传部通力合作,直接协调,派出精兵强将具体负责和落实,使这座内容丰富、独特、精彩的专题博物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顺利落成,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现在,博物馆顺利落成,终于可以迎接济南市民和各方游人参观了,参与建设的工作人员也终于放下心来。

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与同处一座楼中的“蔡公时纪念馆”的落成,是落实我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精神,以及落实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采取市场化办法,动员社会力量建设100所不同门类、各具特色的博物馆”要求的实际举措,也显示出有关方面的紧迫感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这两座博物馆的落成,也为实现“5年内打造100座博物馆”的目标开了个好头,碰了个头彩。

1904年是济南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012年是济南商埠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一座新里程碑!

自开商埠究竟给济南带来了什么?商埠文化如何为今天的发展服务?

相关专题: 济南商埠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济南商埠 建设 展厅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