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采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


来源:凤凰网山东

关于中秋传统佳节的习俗问题,凤凰山东编辑记者有幸采访到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先生。 省民俗学会刘会长 凤凰山东: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从古至今中秋的一些传统习俗吗? 刘会长:中秋传统习俗与很多,祭月、

听刘会长介绍

凤凰山东:如今的中秋越过越没有节日气息,逐渐演变成“送礼节”。那么如何提高传统中秋节的现代意义呢?

刘会长:这个问题是个值得长期探索的问题。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但是对于中秋节的意义是什么,还是比较迷茫。从物质角度,传统上不只吃月饼,还吃很多秋季水果;从社会关系角度,中秋节象征着团圆,是中国家庭幸福的标志;从文学欣赏和审美活动角度,中秋代表了生活里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过去,中秋是个很隆重的节日,有不少礼俗,如全家团圆吃月饼,妇女拜月许愿,孩子们则到一些市场去买小玩意和风味小吃。那时节日的气氛是很浓厚的,也有很多玩场。现在,这些民俗的东西都没了,只剩下月饼了。

中秋节在演变为工商社会的时间段落标志,显示了节日对经济社会的调节意义。中秋之夜,在文人雅士看来是赏月的良宵,在农家为占卜来岁气候天象的时日,在妇女眼里是难得的嬉游之夜,在工商民户那里,却是一个结清钱债的日子。中秋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算账日,也是老板与雇员续约或终止契约的时日;债务人愁眉苦脸想方设法捱过此节,店家伙计也担心在晚间盛宴之后被告诉明天不要再来,对于这些人来说,中秋节就不那么令人兴奋了,过节对他们来说就是过关,所以“节关”之说,十分妥帖。

现代中秋节怎么过,这涉及传统节日的现代文明传承。中秋节除了传统的家庭团聚、海内外亲属共同祝福团圆之外,在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还应该是创新市民文化活动最好的时机,也是创新百姓文化形式的最好锲机。传统节日作为重要民族文化资源、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对凝聚民族情志、塑造民族性格意义重大。但是,由于社会转型、价值失范,在西方节日、商业文化剧烈冲击下,作用重大的民族传统节日却出现被边缘化的苗头和倾向,传统节日的内涵和节味越来越淡,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挖掘和传播越来越少。因此当今社会呼唤对传统节日内涵的深度挖掘和深度开发运用。中秋赏月作为节日的重要习俗,历代诗人名篇都留有咏月的佳句,现在,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市民赏月游乐已经成为节日常态,许多地方每年都举行中秋诗歌朗诵会,将古人中秋思古幽情、人生感叹、包容和谐的情感,和今天全民思进、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作为结合起来,通过诗歌朗诵表达出来,这也是一种节日的创新。以中秋节为切入点,以历代经典诗词为内容,以举办配乐诗朗诵活动为载体,在市民文化的各种舞台和活动场所,以诗歌为桥梁,以音乐为纽带,以诗言志以诗传情,营造出了一种良好的社会同庆的氛围。中秋节成了“诗的节日”,通过朗诵的方式又将传统传承下来。吃月饼是中秋节人们都普遍认同遵循的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和谐。今天我们可以用现代科技传播的手段,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产生的原因、演化的轨迹,主要的仪式、具体的习俗,认真解读其中蕴蓄的文化内涵,发挥传统舞台艺术和广场演出的作用,创造性的用网络、微博、手机短信、小区BBS版主等多样的形式,深入到市民百姓和千家万户,来演绎中华民族的中秋月圆诗歌的内容,丰富传统中秋节的含义,充实节日的内涵,创新节日的形式,体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至于如何提高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凤凰网山东根据刘会长提供资料,整理如下,供大家研究探讨。

首先,提炼宣扬传统节日的现代文化内涵

若进行深入挖掘,现存的每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内涵都有其独特的现代元素。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如果有适宜存活的外部环境,或给予足够的外力激发,传统节日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大量习俗活动仍能焕发生机或恢复重建,其传统主题能够调整、演化,也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激发出现代内涵,生发新的节庆方式。节日文化内涵的现代性与部分传统习俗的合理存续并不矛盾。一方面,部分特色古旧习俗在现代社会本身就有展演和纪念的意义,另一方面,这些旧俗也会转生出新的意义。如放鞭炮,本来是通神或驱邪的一种仪式,现在则成为一种欢庆的方式。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其他传统节日有更大的重建或革新的空间,比如我们在清明节不仅可以扫墓祭奠,也可以欢快地踏青嬉游,在中秋节不仅可以团聚吃月饼,也可以赏月走月野餐吃烤肉,在七夕节不仅可以遥望牛郎织女星,也可以用红豆玫瑰花向爱侣表达心曲。只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和足够的推动力,每个尚在存活的传统节日都能进行适应现代生活的继承与革新。

其次、开发、宣扬节日纪念物营造浪漫热闹的节日氛围

节日纪念物,或称节日象征符号,指能代表节日特色的事物,如春节的饺子、鞭炮、灯笼、对联、腊八粥、灶王爷、生肖动物,清明节的鲜花、青草、柳枝、风筝、介子推,端午节的龙舟、粽子、菖蒲、艾蒿、香包、屈原等。节日纪念物可以是食品、用品等本来就是物体的形态,也可以是意象、形象等较抽象元素的物化形态,如西方的圣诞老人,本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但是在节庆场合布置的圣诞老人偶像就是节日纪念物。

节日纪念物是与农业社会的传统生活浑然一体的,在传统社会环境中作为纪念物的意义就不显著。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习俗所赖以存活的土壤已发生很大变化,这些习俗成为现代人看起来有些“老旧”甚至奇异的东西,但是人们都知道它们代表了自己过去的文化特色,从而爱惜他们、传承它们,并把继承这些老习惯当作是对过去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传统的纪念、怀恋,那么这些传统习俗就有了显著的现代意义,其中有代表性的事物就成了纪念物。

节日纪念物可以用来营造节日气氛。如按着习惯,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各家开始包饺子、贴对联,这时,过年的氛围开始浓郁了。用节日纪念物来布置环境,使用节日纪念物进行习俗活动,是营造节日氛围的重要方式,特别是营造外部可见的节日氛围的主要方式。在节日时间所体会到的这种“非常”感觉,除了来自在我们的记忆中保持的这些特定时日的重要意义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就主要来自这些节日纪念物对环境的渲染、使用节日纪念物的习俗活动。中秋节是一个习俗活动多姿多彩的大节,其节日纪念物或者说象征符号也丰富、浪漫、富于情趣。其纪念物很有代表性的至少有六种:月宫、月饼、嫦娥、玉兔、桂树、桂花。应该说,中秋节的纪念物比西方最热闹的节日圣诞节还要丰富、浪漫:圣诞节有圣诞老人,我们的中秋节有仙女嫦娥;圣诞节有圣诞树,我们有桂树、桂花;圣诞节有圣诞礼物,我们有月饼、兔儿爷。围绕这些纪念物,我们的中秋节还承载着许多美丽、神奇、有趣的神话、传说、故事。其实,经过对传统习俗的合理吸收、改良和创新,我们本土的中秋节在浪漫、轻松、有趣等方面一点儿也不比洋节逊色。中秋节的这些纪念物有足够的潜力被打造成对青少年有吸引力的节日符号。

最后,要加强、拓展传统节日的娱乐性与公共性

我们的传统节日在唐宋及其以前的时期大都有很丰富也很有趣的习俗活动,但是明清之后受儒家文化和理学的影响,过于看重礼数与教化,到现代又过得更加单调,在户外举行的娱乐性节庆活动太少。中秋节本来产生于赏月活动,是非常具有轻松浪漫的风格和诗意抒情的氛围的,比如饮酒、歌舞、赋诗等;在公共场合举行的大型游艺活动也曾经很多,比如在街市上举行的通宵达旦的灯会、夜市、游园活动等。明代之后赏月活动逐渐衰弱,而家庭团圆、礼品往来与拜月活动越来越兴盛。到现在,在我国的大部分地方,中秋节主要是在各自家庭举行的团聚、宴饮等活动,很多青年人就觉得这个节日不够轻松有趣,对以传统月饼为主的中秋食俗也不喜欢。

在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中秋节过得也很热闹,有很多公共场合的庆祝、娱乐活动。中国香港人过中秋时,人们到公园、海滩、度假村,赏月、观灯、游逛、看表演。这晚全城到处有花灯。人们吃完晚饭、品尝过月饼之后,喜欢提着灯笼出来赏月,或者在月光下欣赏绚丽多姿的花灯会。还有一种盛大活动是舞火龙,每年都连续多日举行舞火龙大型表演,许许多多的人都来观赏。中国台湾的中秋节很重视赏月,可谓“古风犹存”。中秋之夜人们来到户外,赏月、烤肉、游玩,或参加晚会、观看演出。市区会举办团圆晚会,请知名艺人歌唱、演出,并有趣味竞赛、街头艺人演出、乐团演奏等,有的还举行一些手工艺训练活动:做月饼、捏面人、彩绘风筝、草编等。高速公路的休息服务区则成了中秋联欢、烤肉赏月的场所,举办烤肉赏月营火晚会,组织地方戏演出、爵士乐音乐会、剥柚子比赛等,连许多老人也出来参加,吃月饼、烤肉,赏月,看戏。新加坡的中秋节热热闹闹地过二十多天,每晚在公共场所举行庆贺活动,如游园、

夜市、灯展、游行、放烟火、灯笼制作比赛、传统京剧表演、月饼群英会、赏月诗会、猜灯谜等。我们大陆本土的中秋节要摆脱萧条、单调的局面,显然应该借鉴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和海外的过节方式,在公共场所举办多种欢庆游艺活动,才能过得有声有色并富于现代气息。 

相关专题: 花样中秋  

[责任编辑:柴杨]

标签:会长 山东省民俗学会 刘德龙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