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宽”政策化解大学生就业难


来源:瞭望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提升自身就业技能与竞争力,补齐与社会需求的差距“短板”,是他们走向职场的必由之路。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陕西省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专业人才满足率不足50%,为毕业生“不愿下基层”的心态提供了数字的佐证。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提升自身就业技能与竞争力,补齐与社会需求的差距“短板”,是他们走向职场的必由之路。

文/《瞭望》新闻周刊

记者陈晨许祖华

2013年,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话题依然保持着相当高的热度,甚至比过往几年都更受关注。在陕西,2013届毕业生离校的钟声尚未远去,2014届毕业生就已经手持简历、身着正装,开始奔波于一场又一场的宣讲会,在笔试面试的循环中,寻找未来人生坐标新的起点。他们的困惑与焦虑、希望与期盼,为观察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份真实的样本。

“冷热不均”的就业市场

刚刚进入2014届应届生的毕业年,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郑旭红就开始忙碌。相较于往年,今年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来得格外早。从9月初至今,西安交大已累计举办了各类招聘会逾380场,用人单位近千家,提供工作岗位近4万个,而整个交大2014届毕业生总数仅为8200余人,供需比为5:1。

在西安交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门外,记者注意到,仅10月22日一天,这里就有17场专场宣讲会,招聘单位也多为华润、国电、海航、一汽等大型国有企业。“虽然现在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我对自己还是挺有信心的,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应该并不难。”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李同学说。

郑旭红介绍说,与上一年度相比,用人单位的需求没有太大变化,尽管部分央企由于集团公司用人指标减少而缩减招聘人数,但一些大型民企、外企、科研院所的用人指标在增加。

2013年毕业季,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平均签约率在95%以上。对于类似西安交大这样的学校而言,多数学生对于“挑工作”的烦恼远胜于“找工作”。“学生平均会拿到35个offer(就业意向),最多的甚至拿到18个。电信、电气、能源、动力这样的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尽管有的企业用人热情很高,但我们实在无法满足。”西安交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当名校已经开始为2014届毕业生“供不应求”烦恼时,仍有大量2013届毕业生在离校近4个月后,依然在求职场上苦苦寻觅。10月23日在西安举行的一场招聘会上,近千名毕业生进场求职,其中一大部分是2013届毕业生。

“看了半天也找不到合适的单位,感觉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需求之间差距很大。”来自西安一所三本独立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冯卫平无奈地说。

“工科毕业生一般都在离校前实现了就业,师范、卫生、农业类专业,基层有一定的需求也能逐步消化吸收,相对困难的主要是管理类、文科类毕业生。”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李田介绍说。

多重因素造成“就业难”

“找个事干并不难,难的是有个好工作。”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的评论,了解到陕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真正“有业不就”的比例并不高。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家长和学生只认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工作为“真正的就业”。“家里人觉得,只要不是"吃皇粮"就不是正式工作,跟打工仔没什么区别。”正在西安一家民营企业工作的2013届毕业生李敏表示。

“以前我们电话调查学生就业情况,家长都说"没工作",现在换了个问法,"孩子最近在干吗?"就会告诉你,正在什么地方"工作"。”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毕业生工作部部长姚亚锋说,“真正闲在家里没事可干的只是极少数。”

尽管如此,在多数学生和家长看来,大学生“就业难”依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仅仅有一份工作,显然无法满足他们对自身接受高等教育之后的求职期待。“都说我们挑,可如果我们只去找一份销售、保安的工作,那读大学又有什么价值?有的单位连最基本的社保都没有,让我们怎么安心工作?”来自陕西榆林的毕业生张林忿忿地说。

“把"就业难"简单归咎于大学生的观念问题是不对的。”李田说,大学生是人才,应该人尽其才,适当的挑选才能找到能够发挥自身价值的岗位。但也不要过度“挑肥拣瘦”、“嫌贫爱富”。在他看来,毕业生总量较大、刚性需求不足,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消弭,就业生不愿下基层,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从地区分布看,高校毕业生到县级及以下农村及城镇就业的比例明显偏低,到省城扎堆就业情况比较集中;从人才培养看,有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致使专业人才的产出和需求不成比例;从用人单位看,过分强调工作经验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李田表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陕西省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专业人才满足率不足50%,为毕业生“不愿下基层”的心态提供了数字的佐证。对此,部分毕业生也有难言的苦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刘同学说,自己也考虑过从事“三支一扶”、“振兴计划”等服务基层的就业岗位,但身边个别同学“沉下去”后,发展空间、培训机会、眼界等都受到一定限制,担心“沉得下去,浮不上来”,让他对到基层工作“望而生畏”。

一些高校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较为陈旧,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针对学生的就业帮扶十分有限,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弱,就业竞争力不强。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机构毕业生服务项目众多,却分布于不同的机构和部门之中,未形成合力,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在此背景下,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特征日益“显化”,逐渐浮出水面。“根据我们的统计,就业难的专业主要有护理、法律、财会、英语、汉语言文学等,学校主要集中在三线城市的二本和高职院校。”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在登记的未就业大学生中,专科生占了50.56%,女性占了63.76%,“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部分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劳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执行不够好,毕业生劳动权益受到侵害,也让学生望而却步。”郑旭红表示。

相关专题: 毕失族之困  

相关新闻:

标签: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指导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