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


来源:凤凰山东综合整理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取最大的个人、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学习形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取最大的个人、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学习形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起什么作用呢?

教师是小组合作的构建者、评价者。

构建结构分工合理的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有的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没有实效性。

小组合作,应充分体现“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但可以先从同桌二人合作,再逐渐过渡到4-6人。关于小组成员的组成,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但最好采用异质分组,即教师按照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这样有利于倾听不同的意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老师应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设立组织者,记录者,汇报者,激励者等角色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加强小组长的培训,教给他们怎样组织小组发言,如何处理小组意见不统一时的矛盾。

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这正是新课程的理念。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教会学会倾听也是必要的,倾听他人,能使我们博采众长,也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课堂上,我们可以有意让学生说说:“你听懂了他的话吗?”“谁能把他说的话再说一遍给大家听。”“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如果你认为他说得好,请说说好在哪儿?如果认为不好,说说不妥在哪里?”并且及时表扬、赞赏听得认真的同学、敢于怀疑和否定的同学。在这种交往模式下,学生会显得虚心,投入,有学生发言时,他们也会静静的听,客观的评价。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要体现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你的见解真棒”,“你回答的真响亮”,“你听得真仔细”,“你们小组的方法真多”,以及“最佳合作小组”、“智慧小组”等等,使小组之间出现互动、互勉、互相促进的局面,让每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地快乐与成功,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教师是小组合作的指导者、发现者。

为优化课堂结构,合作学习,教育工作者们建立了科学的教学流程,设置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等几个环节,但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讨论交流。由于这两个环节教师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模块化,如;目标不明确,要求不充分,缺少方法指导,便经常出现“自主”变“自流”,讨论混乱无序,教师无所适从,教师在课堂上成摆设等问题。课堂有两个主要的元素,一是学生,二是老师,高效课堂必须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但也绝对不能完全忽视了教师“导”的作用。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同时也是课堂的参入者。

加德纳(美国)明确提出人类存在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他将人类的智能类型分成8种,分别是: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浅显的讲:学生有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并加以引导培养。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可教育的。这对于当前教育改革有革命性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课堂必须要取消无目的的自主学习,取消“伪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藏亚楠]

标签:小组 合作 教师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