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刘晓静:山东应具备更强文化担当意识


来源:齐鲁网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刘院长您好。我觉得就就业问题来讲,可能需要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一个是国家方面的,再一个是用人单位方面,或者学校方面,再一个就是学生个人这方面的,三方面共同努力。

DSC_0790_conew1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做客齐鲁网北京演播室。(齐鲁网记者 张晓博摄)

原标题:【两会大家谈】系列之十二 刘晓静:民族复兴更需文化支撑

齐鲁网: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齐鲁网联合人民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共同推出的特别节目《两会大家谈》,在“两会”期间,我们将邀请部分代表委员走进我们在北京的演播室,就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些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刘院长您好。

刘晓静:您好,主持人。

齐鲁网:欢迎您来到我们齐鲁网的演播室。

刘晓静:谢谢。

齐鲁网: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比较关注的是有关于改善民生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将就业放在了第一位,在报告中提到,“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报告中还说,“就业是改善民生之本”。在此想请问刘院长,您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高校的院长,您比较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刘晓静:我所关注的问题自然是文化和校阅领域的问题,因为我是来自文化教育领域的一个代表。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我也有所关注。

齐鲁网:在全国“两会”召开之时,您作为发言人之一,还提到了有关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其实我们都知道,文化领域的范围是非常宽的,能不能具体跟我们讲一讲,您比较关注哪些方面?

刘晓静:首先我觉得作为从我们我们来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不但需要经济支撑、科技支撑、军事支撑,更需要文化的支撑。从我们目前现实来讲,我们不能回避一个现实,就是从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文化遗产非常富有的国家,目前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软实力确实非常有限的。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坐上了经济总量的第二把交椅,但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力却是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得先机。

山东咱们大家都知道,历史底蕴非常深厚,文化优势也特别突出,现在各方面的条件也都非常优越、齐备,理应具有更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意识,应该走在全国的前面。我认为是这样的。

在发言当中我也提到,就是几方面的建议,从我个人来讲,有这样几个考虑,一方面我们首先还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必须把培育和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方向。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从这一点来讲,社会上有一句话说“人倒了可以扶起来,道德倒了就再也扶不起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思想道德建设。我觉着思想道德建设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是一方面。

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加大文化投入,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真正使老百姓能够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服务。作为老百姓来讲,享受了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服务,他自然就会提高他各方面的素养,他干活也有精气神了。同时作为政府来讲,还应该紧紧把握文化产业的方向,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从我们国家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讲,有不少企业还不太熟悉市场,甚至惧怕市场,这样以来就使得政府应该加快为这些企业进入市场去创造条件,尽快地把他们推向市场,要做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点,就是要力抓品牌建设,其实我们一直在谈品牌建设,这里我着重提到了一个,就是要建设儒家文明传承创新区。从我省来讲,曲阜和周边地区作为鲁国故城、圣人之乡,它有着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文化底蕴特别深厚。从我们省里来讲,应该确实利用和整合这方面的资源,应该在合理布局地方特色文化区的基础上,去充分地发掘孔子文化、儒家文化,包括民间艺术,就是当地的民间艺术,传统礼仪、民俗文化等等。挖掘这方面的资源,去创建、形成儒家文化体验示范区、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能够使更多的人来了解齐鲁文化,使齐鲁文化的魅力四射,真正能够起到把儒家文化让它传承、弘扬,使更多的人体验,推动儒家文化创新。

从第四方面,我还提到了一个,就是要注重在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小城镇的保护,不要在城镇化建设当中大拆大建,千城一面。就是要注重小城镇的个性的灵性的保护,使它的特色保存下来,杜绝破坏文物、破坏文脉的现象发生,以前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

第五方面,我也提到文化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的问题。我这里主要提到的是管理人才,文化人才有各方面的人才,我主要是指的管理人才。因为在以前的时间中,我认为现在我们的政府,应该把那些懂文化、重视文化、对文化有感情的人,把他们推到各级政府管理岗位上去,这样他工作起来会得心应手。另外还要优化用人环境,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使各类人才能够在一个更宽泛的平台上施展他们的才华,为我们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人才保障。

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聚力

齐鲁网:刘院长,刚才在您的建议当中提到了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思想道德建设可以说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建设有什么样自己的观点?

刘晓静:我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我们确实是应该弘扬和继续传承下去。因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在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当中,是显得尤为至关重要。它可以决定着一个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走多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做到多大,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发展到多强。

一方面,中华民族的追求、信仰,包括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思维方式,包括一些生活模式,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世代相传,汇集成博大精深、文化底蕴特别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这种传统和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血脉和灵魂。这些核心思想、理念,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渗透到人们世世代代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强盛的精神家园,所以对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另外一方面,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面前,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全面认识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它能够与时代特点相适应,使它与现代文明向融合,能够自觉地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的转换,从而凝聚起实现我们中国梦内生的巨大力量。

进社区体民情代表大学生社工“代言”

齐鲁网:在“两会”召开之前,我们齐鲁网举办了一次“代表委员进社区”的活动,当时刘院长也是受邀嘉宾之一,当时那个活动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刘晓静:当时“代表委员进社区”,我也参与了,当时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方面,一个是他们社区,那是甸柳一区,它社区的文化建设是办得非常好的,非常注重文化方面。再一个就是当时有一个大学生,他是社工(社会工作者),他提及到社会工作者的难处、这种尴尬的工作局面。当然更多的百姓是对社会大家都很关注的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对这些也提了很多的建议,对于“两会”的召开也都充满了期待。

齐鲁网:您刚才也提到了社工,您对社工这个群体了解吗?

刘晓静:其实在这之前,我对社工并不了解,真正了解就是这一次,在参与“代表委员进社区”的这次活动中,听了这个大学生讲,昨天还有咱们的记者和大学生,把他的一封信转给我,我看了以后,感触非常深刻。今天我觉得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取得社会的关注,对社工人员的关注。他在信上就提到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就是职业化的问题,我其实对这方面还不是特别熟悉。因为现在咱们国家对于社会工作已经有专业了,在各高校,不管是本科,甚至专科的也有,当然也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的没有,全国都没有博士的,最高就是硕士学历教育。在这方面,都有社会工作专业的,像比如说山东大学就在哲社学院开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每年都有很多的毕业生奔赴社会工作的岗位。但是在他们工作的过程当中,他们感觉比较尴尬的一个局面,就是职业化的问题。作为他们来讲,他们觉着就像是咱们做教师或者做医生的,各有各的职业,这也是他们的一份职业。但是在社会人的眼里,并不了解这个职业,老认为他们或者是义工,或者是什么志愿者这样的,这样以来就让他们很尴尬。去解释的话,大家也听不明白,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所以这种尴尬的局面让他们很无助,就是这种职业化的问题,一直牵绊着他们事业的发展。这是一方面。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太岭]

标签:两会 刘晓静 山东艺术学院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