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访山东“荣成渔民号子”传承人李永喜


来源:威海新闻网

渔民们正在演绎渔民号子。(资料片) □本报记者姜常荣通讯员马向红 在渔民号子渐渐淡出渔民的生活舞台,甚至即将演变成“绝唱”之时,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扬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日,记

传承人李永喜唱起渔民号子,风采不减当年。(记者姜常荣摄)

从鼎盛到被人淡忘

“海口”是渔民对渔家号子领唱人的特殊称呼。成为一个人人尊敬的“海口”,除了要有天生的大嗓门外,还要具备丰富的打鱼经验和指挥才能。李永喜出生在俚岛镇瓦屋石村的一个“海口”之家,他也曾经做过多年的“海口”。

长期的渔家生活造成了李永喜粗犷豪放的性格,虽然历经岁月的沧桑,但是“海口”的职业特点仍然在他身上留下很深的印记。说话大嗓门,不做作,不矫情。当他充满激情地演绎渔家号子时,原生态的渔家生活仿佛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

李永喜的出生地“瓦屋石村”,祖祖辈辈都是打鱼人,而渔家号子也是口头相传,一代一代传了下去。

据荣成市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从秦朝至明清时期,荣成广大渔民在与海的搏斗中,在繁重的劳动里,就产生了较为系统的与渔业生产有关的号子。解放后,海上一些大规模建设或者渔民从事重型劳动时,仍需要用号子来协调众人力量。渔民们便根据实际要求和操作经验,创作了一系列用于不同生产、不同环境、不同场所中的劳动号子,如蹬船号子、打橛号子等。

唱起豪迈的渔家号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笨重的渔船“走”上沙滩,在渔家号子营造的群体共鸣氛围中,李永喜感到的是一种力量成就的劳动喜悦。而渔民号子这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无论是做“海口”,还是打鱼归来的演绎,都让他深深感受到渔民生活的无穷魅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劳动规模的扩大,渔民号子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由开始简单的音节、无调式的号子逐步演变为有调式、有唱词、多种类的渔民号子。

“上世纪50—70年代,渔民号子达到一个发展的鼎盛时期。”李永喜说,那个时代渔民号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形成了风格各异、旋律多变、喊唱交替的渔民号子风格。

进入上世纪70—80年代,大马力渔船取代了简陋的木帆船,先进的机械化作业代替了原始的集体人工捕捞生产,海上作业的人们已经不再需要用喊号子来协调操作和生产,因此渔民号子的作用越来越弱。而会喊唱渔民号子的渔民大多年事已高,一部分有经验的“海口”渐渐故去,年轻人对此又不感兴趣,因而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正在逐渐消亡,其传承与发扬受到严重阻碍。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渔民号子 李永喜 生产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