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追忆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17个月


来源:经济观察网

郭树清资料图 3月13日下午,两会期间最后一次“中国证监会系统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结束后,证监会机构部巡视员兼副主任欧阳昌琼被记者包围。在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有记者问今年的券商创新大会什么时候召

遗憾与误解

“可笑!”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在看到媒体揣测郭树清暂停IPO得罪利益阶层是其离职的原因时,做了这样的评价。

实际上,如果足够了解郭树清的思路,会发现第六任证监会主席的主要思路就是重塑资本市场融资与投资之间的平衡,而这种平衡的实现,需要首先市场化改革证监会——放弃证监会围绕审批权力运行的模式,多以监管职责为核心。事实上,在郭的任内正在积极改变这种状况。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说,即使是这次发行节奏放缓,也不是暂停IPO的思路。

2012年2月,市场流传“IPO不审行不行”,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证监会的核心利益区域,发行审批制度改革经历了审批制、以“通道制”为核心的核准制、以“保荐制”为核心的核准制三个阶段。

作为尚福林的继任者,郭树清到任不久即释放这样的信号,被证券界人士视为天方夜谭。彼时,一家券商的总裁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直斥此问题脱离实际,“尚主席来证监会一年半才公开发言,他(郭树清)来了就要改革,他懂吗?”

但对于郭树清而言,外界的质疑似乎对他影响不大。在抛出这个问题之后,证监会的一些官员在公开场合表示新股发审制度改革应该稳步推进,甚至不可不审时,2012年4月初,大规模的证监会轮岗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这次大规模的人员调整起于证监会内部,自处级辐射至局级,与外界理解不同,许多证监会内部人士将这次大规模轮岗的终点放在了证监会系统里的“改革激进派”张育军被郭树清调回证监会任主席助理。在此之前,张育军在沪深交易所总经理一职上,已经羁绊了12年。一位接近证监会的人士透露,张育军回归证监会后,主导了多项改革方案的上报与实施,多次在不同场合鼓励券商大胆创新,被券商行业称为郭树清改革思路和大资管方案的落实者。

与大轮岗同时进行的,则是从2012年4月1日公示《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到2012年5月21日完成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修改,只用了30余个工作日。

在这个时间段内,郭树清在公开场合不断发声,为发审新政造势。2012年4月17日,郭树清在武汉参加湖北资本市场建设交流会时表示:“新股发行20倍左右的市盈率是比较合适的。”

渴望上市融资的企业和他们的中介机构从发行市场化改革中看到了希望,2012年呈报材料的拟上市公司数量大增。也是在这个时间段,A股市场开始了又一轮下跌。许多原先支持发审市场化改革的媒体开始倒戈,暂停IPO的声音淹没了最初支持改革的激情。

2012年11月初,浙江世宝惨淡发行之后,IPO实质性暂停。“这是多方博弈的结果,郭本人并不同意。”一位证券界人士表示。

在其任内,郭树清没有完成发审从核准制向注册制的变革,但直接融资的比例却在上升。例如,2012年IPO募资额为1000亿元左右,但是再融资却达到了此数字的5倍。实际上,在高层行政化暂停IPO之后,郭树清治下的证监会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小动作”。

去年10月份开始,并购重组审核加速,由于程序公示和审批流程缩短,2012年1月1日至3月15日,上市公司各类并购事件为422项,而在今年同期,上市公司并购事件达到了867项,这其中仅有15%左右的重组项目需要监管层审核。这意味着,第三方发行的速度得到了极大提升,一些急于融资的企业乐于通过与已上市公司的重组,实现资产证券化。

另一方面,证监会表示未来新三板公司转板拟通过“介绍上市”模式挂牌,企业上市无需证监会发审委审核,“某种程度上说,郭树清已经成功了。”北京一家券商的新三板业务负责人表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郭树清 主席 个月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