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运河:一条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血脉”


来源:中国山东网

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使这条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能够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从元代到清朝光绪年间,京杭大运河一直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通过大运河运输的粮食以及其它物资,不计其数。从隋代到清朝中期,大运河伴随着漕运,走过了千年辉煌。

 元代改建明清成为大动脉

到了13世纪的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移到这里。在洛阳拐了一个大弯子的隋代大运河,就显得不是很顺畅。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开凿会通河,北始临清,南到东平路(今山东境内)的安山;又在北京到通县间开了一条通惠河,与原有的旧河道沟通。这样一来,由北京直下杭州,就可以不绕道洛阳。隋朝开掘的运河,部分河道由于年久淤塞未加清理,逐渐废弃了。元朝开凿的运河较隋朝大运河大幅度东移,采取"弃弓走弦"的线路连通北京和杭州。如此走势,全长只有1794公里,比隋大运河缩短近800公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运河。

隋朝和元朝对大运河的整治开发,主要是为了更加便于对人民进行军事统治,运兵运粮进行战争,加强对人民财富特别是粮食的掠夺,同时也为了封建帝王的个人游乐。但是,运河的通航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对于物资交流和文化交流,对于促进沿河城市的经济繁荣,有很多好处。就拿漕粮运输来说,通过水道比旱路来得经济,而且运输量大,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畜力。1292年,大运河实现全线贯通后,成为元朝最理想的纵向水上线路。据史载,当时仅从大运河北调的南粮,还不算由它串联的五大河系的部分,就达全国总税粮的六分之五。

明初,每年从东南运粮米最高达到500万石,兴建北京城使用的建材就是依靠运河运输的,北京故宫太和殿的龙柱、铺地的金砖都是通过运河运来的。大运河几乎成为惟一的南粮北运的水路通道,成为明王朝的生命线。从元代到清朝光绪年间,京杭大运河一直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通过大运河运输的粮食以及其它物资,不计其数。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南北水运大动脉,而且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运河两岸日渐繁荣。城以河兴,许多城镇由此新建及扩张,如楚州(今淮安)、扬州、苏州、杭州,都是当时全国富庶的郡县,城市的扩大与繁华,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伴随着大运河南北漕运的兴起,大运河沿岸兴起了22座繁华的都市。有一种说法,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而大运河对于北京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北京城。

从隋代到清朝中期,大运河伴随着漕运,走过了千年辉煌。

 清代弊端重重漕运终受阻

清代的南北贸易、京师漕粮仍以运河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大运河在清代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同时许多问题也集中暴露出来。 由于年久失修,运河河道日见窄浅,有些地段竟成为了"死河",严重影响了南北的运输。加上旱涝灾害及湖堤决口造成河道不畅,以致漕运屡次受阻。多年来,清朝廷不断拔出专款用于修理河道,采取"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等措施确保漕运。地方官员也将治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但也只能解决一时问题,难以根治漕运不畅的顽疾,收效甚微。

乾隆皇帝在位时,江南水患就是一大心病。他十分关注黄淮入海地区的治水问题,多次下旨与地方官员商榷治理方案。乾隆44年(1779年),萨载出任两江总督,前后几十年,大部分时间精力都在治理河道上。他亲临戡察,力排众议,采取多种措施缓解黄淮水患。他开陶庄引水,以防黄河倒流,开挖镇江钱家港至江宁龙潭的"新河",并提出修浚金山对瓜洲城河,以及拓展涟河、骆马湖、六塘河等建议,对于江宁周边地区的水患治理取得不少成效。乾隆帝知道后十分高兴,"欣慰览之",并亲赐诗萨载:"节度江南历多岁,练于吏治悉河工。唯应益慎勤诸事,勿以己知懈一躬。不患士文武莫弛,欲求民裕俭当崇。久而敬者晏平仲,洁矩为师尔我同。"(晏平仲即春秋时齐人晏婴,以节俭力行闻名)这首诗用以表彰萨载治水有功,并提倡君臣一致,为民富而勤俭。

道光十三年(1833年),任河道总督的麟庆任劳任怨地治理河道十几年,时人称为河帅。麟庆撰有《河工器具图说》、《黄运河口古今图说》等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记述治河经历,并将治河工具展现出来。但是,麟庆一味遵循前人之法治河而无创新,黄河、淮河、运河的治理收效甚微。看来,麟庆是只有苦劳,而鲜有功劳。

嘉庆年间,有个名叫栗毓美的县令,留心河务,常亲赴堤坝,仔细研究探寻根治河患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道光十五年(1835年),栗毓美任河东河道总督,"河不为患",政绩斐然。栗毓美死后,当地百姓立庙祭祀,奉为神明。 关于治河的书卷亦有不少。乾隆年间撰有《南河成案》;嘉庆道光年间编成的《南河成案续编》39卷,辑录了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间,官方治河题奏、上谕等860余件,其中有历年来的河湖汛情水势、调拨银两、奏修堤坝、疏通河道、保举防汛人员、采办物料、估办各项工程银两明细及清帝谕旨等。

漕运是国家经济的一件大事,多年沿袭下来,形成了许多弊端。漕运之利上不归国家,下不属百姓,其间中饱私囊者大有人在,上至贪赃枉法的高官大吏,中有无数层层关卡巧取盘剥,下到多代世袭的船户割据赢利,许多帮粮船舵设教立派,敛财滋事......结果造成漕粮成本不断提高,以致官民交困。几年前,有一部名为《天下粮仓》的电视连续剧,讲述的就是清朝大运河漕运中种种弊端和危机的故事。由此可见,漕运不畅在清代中期就已经是个大难题。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尤丽娜]

标签:大运河 条纵贯中国 大血脉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