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淄川区:建新不拆旧 保留古村成有名“画家村”


来源:新华网

今年我们村最大的事,就是被国家命名为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村里的古建筑大多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看着外村盖起了楼,也有人觉得老屋是个负担。今年村里被命名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后,游客量一下子又增加了不少,到现在已经接待了8万多,有些老人来了一住几个月。

原标题:淄博淄川:建新不拆旧 保留古村成有名"画家村"

讲述人:李春敬 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上端士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今年我们村最大的事,就是被国家命名为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你看,现在天冷了,我们村还在忙活。区财政给了40万元的“美丽乡村”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我们在村西河边修了个文化广场,白天给游客停车,晚上供村民活动。村南山上那3台挖土机,正修的是连通旁边梦泉村的“旅游专线”。这条路修好了,几个村的景点形成线路,游客明年估计能翻一番。

二十年前恨它穷的山沟沟,亏得当初没一拆了之,现在成了大家致富的金窝窝。我看电视上中央文件说,“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越发感到我们这些年走的路是对的。

我们这个村叫上端士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吕剧名篇《王定保借当》的故事原型就发生在这里,村里的明清民居保存了130多套,300年的柏、槐、柞、流苏古树有几十棵。别看现在游人熙熙攘攘是块宝地,但有好些年穷得让俺恨得慌。我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见识了山外的柏油路、大楼房,再回到村里看每一块青石板、茅草房都仿佛刻着一个大大的“穷”字。我憋着一股劲,要改变村里的穷模样。

2002年,村里人选我当村支书兼村主任。终于能大展身手了,我把十几年下窑、贩炭、倒腾土特产挣下的16万元全拿出来搞开发。进村路修到村头,我就想把村里的青石板路都起掉,换成水泥。结果被乡党委书记训了一顿,说青石板板才是村里的特色,毁了它就坏了村子的整体风貌。我没办法,憋着气保留下来,没想到这青石板板路后来还真成了村里的招牌。

村里的古建筑大多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看着外村盖起了楼,也有人觉得老屋是个负担。但村里几经商议,最后决定由村集体租赁村民房屋,负责修缮、经营,付给村民租金。大家盖房全部在村外选址,这成为村里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

2007年,村里来了一个“怪人”,在一间平屋顶上,对着个画板一坐坐了一天。“你们村四面都是景啊,画一周也画不完。”他说。一打听才知道,他叫宫六朝,是一名教授、画家。没寻思,俺这古村落成了这些艺术家眼中的美景,当初保护古村的主意算是打对了。打那开始,村里接待写生、画画的老师学生每年都得二三十拨,游客好几万人,村子成了远近有名的“画家村”。

今年村里被命名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后,游客量一下子又增加了不少,到现在已经接待了8万多,有些老人来了一住几个月。人们登山赏花,在青石街上拍拍照,推推石碾,觉得一切都那么新鲜。村民核桃、杂粮、土特产生意红火,收入增加了一倍。村里有了物业、保安,配上了专门的环卫人员,生活环境大大改善。

建新不一定非得拆旧。生活环境可以改善,但这古色古香的古村落却不能动。现在不光俺这么想,乡亲们也这么想。待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欢迎你再来我们村看看。

相关新闻:

标签:画家村 古村落 青石板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