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欧梵:重构人文学科和素养


来源:艺术国际

我的另一个“接枝”故事比较复杂,连接点至少有两三个,也是最近我从阅读中无意得来的。我从未想到研究朱光潜,然而这次偶合的机会却令我不得不重溯人文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一个悲剧。朱光潜在他的译本中,特别把“维柯自传”也译了出来,置于书后附录。

  

且让我讲两个和人文有关的“接枝”故事,也是最近个人研究的过程中无意中的发现。第一个故事是关于白璧德(Irving Babbitt)的。

最近收到一封学术会议的邀请信,来自哈佛大学的王德威教授和哈佛大学出版社的林赛水(Lindsay Waters),信中说:二〇〇〇年七月出版的《投资者日报》(Investor’s Business Daily)有一则消息:“中国共产党从被遗忘的美国保守主义者发现希望。”文中提到了中国大陆的“白璧德热”——这个保守主义的学者到底是谁?我脑中依稀还有点印象,他原是哈佛大学法文系的一位教授,至今连林赛水也遗忘了。原来白璧德还训练出一批中国留学生,包括吴宓、梅光迪和梁实秋。吴宓和梅光迪回国后办了一个著名的杂志《学衡》,以乃师的“新人文主义”的立场反对五四运动,批评“新文化”人士不懂得尊重传统,反而是白璧德更尊崇孔子和儒学,并从中西人文传统搭造他的“新人文主义”,以此来反对杜威的教育哲学。杜威来过中国,是名人,白璧德一直被打入冷宫,直到今天。据一位当代中国学者的研究,白璧德的保守哲学原来也是针对当时美国的金融危机,一九三〇年美国经济的不景气使人道德失落,忘记人性之本,所以白璧德要重振人学。在学术上他最反对的是虚构(rousseau)浪漫主义,他认为虚构的思想是一切祸乱之源,使伦理道德失序(disorder),所以要鞭挞之!然而虚构正是现代革命之父,对中国革命思想———特别是五四时代的个性解放——产生巨大影响,所以白璧德在中国现代的激进思潮中愈显得保守。哈佛开这个名为“人文国际”(Humanism International)会议,又把这位保守大师的“阴魂”请回来了,目的不再是纪念他,更不是支持他的保守主义,而是由当今中国对他的论述而起。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时隔半个多世纪以后,风水轮流转,又从激进回归保守?或是物极必反,中国人突然又发现自己传统的伟大,进而对这个洋人也发生兴趣?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人文 人文学科 朱光潜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