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擦亮社区品牌 共建幸福家园


来源:滨州传媒网

彩虹湖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 葛肇敏 本报通讯员 李向军 姚广  “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温暖的词汇。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全市农村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规划建设总面积将达576673平方米,平均每社区比现在增加380平方米,其中用于服务的面积均达70%以上。

原标题:擦亮社区品牌 共建幸福家园

彩虹湖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 葛肇敏 本报通讯员 李向军 姚广

“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温暖的词汇。树立家园意识,建设美丽社区,完善便民设施,创新治理模式,增强居民归属感,是新形势下全市开展“共同的家园”服务品牌建设,构建功能完善、群众满意的社区服务体系的核心和重点。

目前全市六县四区91个乡镇办共建设城乡社区640个。其中,94%的社区按照“五室、两站、一厅、一场所”的标准,设立了社区党建室、文体娱乐室、图书阅览室、社区警务室、综合活动室,卫生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大厅,室外活动场所等,基本实现了社区服务设施规范化建设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全国和谐社区1个,全国社会工作示范社区1个,全省城市社区工作示范街道2个、示范社区9个,滨城区为全省城市社区工作示范区。沾化县和滨州经济开发区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无棣县、沾化县、邹平县、滨州经济开发区等4个县区被评为“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县”。

推进品牌建设,

彰显社区家园魅力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十二五”期间,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滨州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2-2015年)》,全面推动社区建设继续朝着自治、便民、人文、特色化方向发展,滨州市民政局印发了《关于在城乡社区开展特色品牌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114个城乡社区开展了以“共同家园、同心共建”为统领,以“为民服务、特色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全市“共同的家园”特色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积极推进“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建设。

随着工作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351”便民服务联盟、“彩虹民生一号”、4L为民党建网格、“7110”便民服务队、“关爱一生”等优质服务品牌相继涌现,既方便了辖区群众生活,增进了居民归属感,又提升了社区治理服务软实力。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近年来,我市以建设“共同的家园”为抓手,先后开展了城乡社区分类评选、社区服务功能提升年、“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便民利民服务和辖区居民志愿互助服务“三位一体”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之间的有效衔接,使居民从居住地出发步行15分钟左右即可满足公共审批、养老托幼、医疗保健、维修维护等服务项目,切实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同时,各社区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社区服务规范、服务承诺等工作制度和日常规范,实行错时上下班、节假日轮休、员工服务承诺公示、预约服务等制度,有力推动了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向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服务建设迈进。博兴县通过在全县统一招聘448名村(居)民生助理员,协助开展社区、村(居)服务工作,积极变农民办事“自己跑”为“代替跑”,变为民办事“随意办”为“规范办”,切实改善了农民办事的畏难情绪,大大提升了农村社区的办事效能。

营造“社区即我家”氛围,

人人出力为社区

在建设社区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全市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各部门和社区群众树立家园意识,认识到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形成共识,凝聚合力,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我市目前以社区自治、安民、乐民服务为载体,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行了社区“大党委”建设与信息化服务、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形成了党员群众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在治理服务上的良性互动。同时,成立了各类协会定期开展“邻居节”、“文化周”等活动,增进了居民间的了解,融洽了邻里关系。以“四社联动”等形式,探索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居委会为纽带,以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志愿服务模式,带动“社工+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动态+常态”相结合的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开展,努力将“朝阳行动”、“1210助老”、“银龄之爱”互助等服务项目培养延伸至志愿服务领域,把志愿服务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使身边每个人都能带着家的归属感参与社区建设事业,关注关心社区发展,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调整完善社区布局规划,

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水平 

近年来,我市以“整合、规范、创新、提升”为着力点,为促进农村社区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治理和服务水平,由市民政局牵头,严格规划审核,全面完成了2013至2020年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布局规划的各项工作。

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全市农村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规划建设总面积将达576673平方米,平均每社区比现在增加380平方米,其中用于服务的面积均达70%以上。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居住人口适度、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完备的要求,所有农村社区服务半径最远不超过3公里,每个社区人口数量平均为5377人,空间布局和人口规模设置更加合理,有利于社区服务资源和功能的有效发挥。

而在规划建设期间,我市将按照政府主导、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推进的思路,探索建立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为主,区县部门帮扶、社区单位共建共享、社会投资为辅的社区多元化共建机制,多渠道加大社区建设投资力度,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水平。

为民社区:打造“4L”治理服务模式

滨城区彭李街道为民社区成立于2003年6月。近年来,社区以“全心为民服务,构建幸福家园”为工作理念,以“服务更加高效、管理更加有序、社区更加和谐、居民更加幸福”为目标,积极打造四级(4level)服务模式,倾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为居民营造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园。

社区着力打造四大服务中心,全程进行特色关爱。一是打造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多功能活动厅和市民学校,既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行政服务,又能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并针对辖区残疾群体提供各种康复服务;三是启动“12343”民生服务中心,居民通过拨打12343服务热线,就可以享受到43大类、256项服务对接服务,其中包括咨询、对接匹配、居家配送等6大免费服务,实现了居民不出社区,就近享受便利、优质、高效的民生服务;四是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社区为依托,使老人不用脱离家庭,在社区也能享受到老年人日间照料、爱心餐厅、医疗卫生等服务。依托四大服务中心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

此外,为民社区以城市道路、河流为分界线分成8个大网格,以单位或居住小区为单位划分30个中网格,以楼栋为单元划分187个小网格并针对住户较多的高层楼宇再以楼道单元为单位划分511个微网格,各级网格配置相应的网格长和特色工作力量,依托这一管理体系,实现了住户信息的精确掌握,做到了精细化为民服务,实现社区工作全覆盖。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琦]

标签:博昌 和谐社区 幸福家园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