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滨城区:民间文化队伍遍地开花 滋润百姓生活


来源:滨州日报

原标题:基层文化滋润滨城百姓生活 无论旭日东升还是夜幕降临,在滨城区大大小小的文化健身广场上,你总会看到群众文体活动的热闹场景,老人孩子随着音乐载歌载舞、舞拳弄剑,悠然自得。红红火火的文化娱乐活动,滋

原标题:基层文化滋润滨城百姓生活

无论旭日东升还是夜幕降临,在滨城区大大小小的文化健身广场上,你总会看到群众文体活动的热闹场景,老人孩子随着音乐载歌载舞、舞拳弄剑,悠然自得。红红火火的文化娱乐活动,滋润着百姓生活,为滨城注入了快乐和谐的元素。

民间文化队伍遍地开花,积极占领群众文化生活主阵地

吃过晚饭,好热闹的大爷大妈们就会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地向遍布城区的文化广场汇集,加入自己的“队伍”。随着音乐响起,扇子舞、扭秧歌、健身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城市的夜晚注入动感与活力。

近年来,秧歌队、锣鼓队、戏剧合唱团等在滨城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间文艺队伍的发展壮大,得益于“一居一队”在滨城区的推广。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打造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主阵地为目标,滨城区去年全面推广了市西街道“一居一队”的模式,鼓励各乡镇办大力支持村居文艺队伍,形成“村村有队伍、队队有特色、人人都参与”的文化活动氛围。

为建立长效文化发展机制,滨城区还积极探索“出门办馆、下村培训”的文化培训新路径,积极组织文化专业人员进村居、进社区,培养民间文艺能人,扶持民间群众文艺队伍发展。去年,已辅导民间艺术人才3000余人次,培训文艺团队110余支。在此基础上,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还积极组织摄影展、书画展、农民歌手大赛、京剧票友大赛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并开展了“滨州剪纸”、“三彩棉絮鸡”等非遗文化入社区、进校园等主题系列活动,营造出保护、发展、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

社区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加速优秀文化与百姓生活融合

走进滨城区市西街道彩虹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书画室等文化活动室一应俱全。或看书读报、或活动健身、或欣赏字画,这里已经成为附近居民工作之余学习、娱乐的好去处。

为提升社区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滨城区大力加强社区文化活动硬件设施建设,确保社区文化活动有场所、有阵地。目前,全区所有城市社区都实现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文化活动场所齐全,全天候面向居民免费开放。

以社区文化中心为阵地,滨城区建立起完善的基层文化服务网络,有效地促进了优秀文化与百姓生活的融合。黄河社区的中海老年合唱团、清怡社区的秧歌队、化工社区的京剧票社、鲁北书画院……一大批高水平的社区文化队伍逐步发展起来。这些文艺演出、书画摄影、体育健身等文艺社团,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百姓享受“零距离”文化服务

为从根本上全面提升文化服务能力,滨城区还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为着力点,重点实施了“中心馆+分馆”场馆建设工程、基层文化设施覆盖工程、精品剧目打造工程,努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夯实文化建设基石。

在“中心馆+分馆”文化建设工程中,滨城区以现有区图书馆、文化馆为中心馆,在北镇街道化工社区、彭李街道为民社区、市东街道政通社区三处人员居住集中、文化辐射范围广、站舍设备完善的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分馆,从而形成滨城以点带面的两级公共文化馆、图书馆网络服务体系。每处分馆都建有文体娱乐室、老年活动室、儿童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音响、乐器、健身器材等文娱设备应有尽有。

为推进基层文化设施覆盖工程,近年来滨城区先后投入文化建设专项扶持资金300余万元,通过以奖代补、设施配送等多种形式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区10个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标准化,每处活动场所平均面积达500平方米以上,免费对百姓开放,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滨城区将强化村居文化大院建设确定为惠及民生、服务百姓的重点文化工程,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力求今年实现每个村居拥有一所高标准文化大院的目标,实现文化设施全覆盖,让滨城百姓享受“零距离”的文化服务。

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滨城区积极实施精品剧目打造工程,精心创作、设计、编排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通过“送戏下乡”“文化下乡”等活动,将文艺精品送到百姓家门口。《逛滨城》、《村村大变样》、《有戏没戏》等精品剧目不仅受到百姓欢迎,东路大鼓《太师训徒》还荣获中国第十届文化艺术节“群星奖”。记者周昆 通讯员李荣新 曲琳 王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马丛丛]

标签:文化 滨城区 百姓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