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

圣贤凡俗华不注——济南的文化坐标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的作品《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鹊山和华不注山一带的秋景。这幅名作上,湖水河泽辽阔,地平线上,矗立着两座山,右方双峰突起,尖峭的是“华不注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

那水

  • “家家泉水,户户杨柳”

    柳树、泉水、人家已经成为铭刻于这座城市的精神印记。泉流缓缓踱步,穿过大街小巷,盘桓庭院村落,细细体会这泉水淙淙、杨柳依依的诗情画意。拎起一桶清泉,煮上一壶沸水,泡上一杯香茗,在茶气蒸腾中细品泉香,感受400年前那段 旅行。

  • 泰戈尔:我怀念满城的泉池

    1924年4月22日,泰戈尔由长袍面瘦诗人徐志摩和艳如花的林徽音小姐陪同到泉城,咏赞不已,离开济南后的泰戈尔,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我怀念满城的泉池,它们在光芒下大声地说着光芒。”。

  • 老舍先生:“哪儿的水能比济南”

    1966年8月24日,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名作家老舍,不堪忍受四人帮的残酷迫害,毅然跳入北京太平湖中自尽,时年仅67岁。他的投湖而死,也应验了他生前说过的一句名言:“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图片名

风度:“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唐天宝四年(745年),杜甫和北海太守李邕在亭内宴聚会,席间杜即兴赋诗一首:《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后来,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将其中的一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书作对联,镌刻于此。它深刻的诠释出了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士精神、儒雅风度。[详细]

图片名

性格:鲁礼齐风集于一身的济南“汉子”

《中华全国风俗志》对济南人性格先下了一句评语:“济南人敦厚阔达多大节。”济南府汇齐鲁文化于一炉,济南人集齐鲁禀性于一身。尚齐风而尊鲁礼的济南人,自有一种豪爽且阔达、宽容并兼容的城市性格。[详细]

寻常陌巷:道不尽名人往事

林徽因三顾济南的不解情缘

林徽因一生遇到过三段感情,徐志摩的炙热,梁思成的宽容,金岳霖的隐忍。这些情感纠葛的高潮和转折总绕不过同一个地名——济南。[详细]

长清湖畔的抗日往事

静谧的长清湖见证了数世纪的风雨沧桑,也见证了武中奇,这位功勋卓著的革命战士的风云事迹。[详细]

张汇泉与邓恩铭在济南的一段往事

1986年,病榻上的张汇泉讲述了自己和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在齐鲁大学的那段尘封往事。[详细]

图片名称

北宋黄庭坚曰:“济南潇洒似江南”

她“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她既有北方平原的质朴,又具南国水乡的幽情,没有塞北的凛冽,却透江南的温柔,是伟丈夫,更是妙女子。 [详细]

元好问吟唱:“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

元好问在《济南杂诗十首》中上来就写道:“儿时曾过济南城,暗算存亡只自惊。四十二年弹指过,只疑来处是前生。”让人有强烈的恍惚与隔世之感。[详细]

美国史学家鲍德威 :它是一个‘历史显影’

在《中国的城市变迁:1890-1949年山东济南的政治与发展》一书中,鲍德威对19世纪晚期济南美丽宁静的独特魅力作了真实的描述。[详细]

济南老建筑:那些正在消失的记忆

        考古学家李铭表示,老建筑的消失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文化价值观的消失。趵突泉以北和大明湖以南的老城区,作为老济南的名片,它们的逝去带走的是记忆。[详细]

工业发展的牺牲品: 清河变“臭河”

        根据史料记载,小清河不仅是一条具有漕运、排水、灌溉等多功能的河道。随着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济南开辟商埠, 商业日趋活跃,小清河沿岸逐渐形成工业区城,随之而来的也算噩梦。[详细]

80后济南人手绘老济南 勾起一座城市的记忆
留住乡音 留住对城市的爱
“一个没有方言特色的城市是一个趣味缺乏的城市,是人们不愿解读的城市。生活在这种城市中的人,久而久之也会感到乏味”刘志琛说,他想留住济南话的发音,这样即使孩子们已经不会说,但至少知道乡音是什么样儿的。详细
留住老地名,留住济南的骄傲
据统计,济南市500条老街巷中就已有168条消失,到现在为止,已有200多条老街巷的名字消失。以这样的速度计算,不到40年,济南市老街巷的地名就归零了。老城区的老地名凝结了济南人的淳厚情节,是济南人的骄傲,流失掉的怎会只是个名字呢。详细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