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呈“哑铃型”结构


来源:新民网

原标题:以分配制度改革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但是,我国在人均GDP水平不断提高的同

原标题:以分配制度改革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但是,我国在人均GDP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收入差距明显持续拉大的问题,基尼系数2000年达到0.40的警戒线,近几年平均超过0.45,2013年更达到0.473。

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呈“哑铃型”结构,高、低收入人群比重较大,中等收入人群只占五分之一左右,两头大、中间小。据统计,2010年,中国有1000万人民币流动资产的家庭有54万,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只有0.1%,总财富多达2.68万亿美元,超过当年GDP的44%,虽然当年人均GDP达到了4600美元,但是全国60%的人的平均收入达不到1200美元。这意味着改革的成果丰硕,部分先富群体占有过多,普遍居民分享过少,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改善不大,2010年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为2.79,2011年则上升到3.10;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特别是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比从2003年的1.58倍上升到2012年的1.76倍,行政垄断或市场垄断行业包括能源、金融、通讯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过大。其他还有地区差距,如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距,同工不同酬等问题。

收入分配体系不完善,市场化改革不配套,社会保障改革不到位,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差距功能不适应,收入再分配作用不明显是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中国要避开陷阱的唯一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成一个强大的“中等收入阶层”。

加大投入,强化以提升人口素质为核心的国家人力资本战略。随着我国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加速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首先,国家应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尽管我国目前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4%,但是与优先发展战略的要求相比较,仍然远远不足。其次,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教育不均衡问题突出,教育质量还存在巨大差异,国家教育领域的转移支付应聚焦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提高落后地区的教育硬件和软件水平,增强困难群体的教育支付能力,以此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通过教育均等化增强贫困低收入群体的未来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来缓解收入分配问题。同时,在初等教育已经基本普及的情况下,探索并最终普及高中教育,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提升全民的受教育水平。

平衡推进城市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规避风险、跨越陷阱,至关重要的是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平衡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等收入国家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日本、韩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既发展工业又保护农业的经验值得借鉴,而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的农业“空心化”则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13年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3.73%。要又好又快地推进城市化,必须扭转重视速度,忽视质量的传统方式,在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发展速度。要加快农民工有序市民化转变,挖掘城市消费潜力,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长。要鼓励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支撑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要控制房价过快增长,形成城镇房价合理的决定机制,容纳更多外来居民定居。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在提供充分就业岗位和公共设施的基础上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更好发挥政府再分配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是再分配调节的主要手段,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政府对国民提供公共服务和转移收入的重中之重。一要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据测算,目前我国教育、医疗、社保占政府支出比重30%左右,比同等发展水平国家低20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要在国家财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投入;二要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重点提升农民养老、医疗、教育保障水平,并轨机关、事业、企业与城乡“碎片化”五套养老制度,建立多层次社保体系,确立养老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制度。

(作者系中央党校进修部学员)

相关专题: 收入分配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尤丽娜]

标签:收入 我国 哑铃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