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一部家庭档案里的30年生活变迁


来源:新华网

今年66岁的孟繁志是济南市黄台电厂的一名退休职工。老孟的家史档案里至今保存着两张旧日历,分别是1970年和1974年儿子、女儿出生那天的日历。

“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很明显。”老孟拿出部分照片对记者说。1969年结婚时,老孟好不容易托朋友给腾出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两个孩子都在那里出生,全家四口人在那里住了14年,屋里只能摆开一大一小两张床。改革开放以后,住房条件逐渐改善,1983年,老孟从厂里分了一间27平方米的平房,1994年,全家住上了一套76.6平方米的楼房,1997年,老孟分了一套113平方米三室二厅的楼房,“全家实现小康了”。

老孟家里买的每一个家用电器都登记在册,有发票可查。1976年,他家添置了第一件“家电”——一台收音机,那是他在青岛出差时花25元买的处理品,给家里带来很多欢乐。后来,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电视机陆续换了三四台。1982年,老孟与其他三个邻居“合资”买了一台12吋黑白电视机;1984年,生活已经逐渐改善的老孟拿出半年收入300元买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视机;1993年,一家人看上了彩色电视;1998年再次升级成34吋大彩电。老孟笑着说:“现在我家家电一应俱全,做饭不用火不用气,全用电。电磁灶,电饭煲、电烤箱、电饭锅,什么都有。”

小家之变折射国家之变

孟繁志说,这30年来,老百姓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还要提高生活质量。

老孟的家史档案里至今保存着两张旧日历,分别是1970年和1974年儿子、女儿出生那天的日历。老孟说:“看到这两张旧日历,我就回想起两个孩子出生时的情景。那时我爱人临产还走着去医院,住的是十几人的大病房,出院时分别是用地排车、三轮车拉回家的。近30年后,我的孙子、外孙也相继在同一家医院出生。不同的是,儿媳、女儿住的都是‘温馨病房’,来回都是打的。两个时代,两代人,差别太大了。”

“我还保存了几张硬纸板的火车票,那是我和爱人‘旅行结婚’时留下的。所谓‘旅行结婚’,就是我和爱人坐火车从济南回烟台父母那里。在济南,我对同事们说,我们回家结婚;到烟台我对父母说,我们在济南结婚了,两边都省去婚礼,目的就是为了省钱,那时穷啊!” 老孟说。1999年,女儿结婚去新马泰、港澳旅游,老孟老两口与女儿小两口同行,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旅行结婚”。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吃穿已经不是老孟家的主要消费,出门旅游成了老两口最喜欢的事。从1989开始,老孟的旅游档案内容开始丰富起来,里面保存了香港、澳门、无锡、上海、庐山、武夷山等十几处旅游胜地的地图和纪念品。“前年去了云台山,去年到了南京,今年去了海南,我们俩每年都要花几千元出去旅游。”老孟说。

老孟打开存放照片档案的柜子,里面整整齐齐排满了四五十本影集和录像带。他说:“我喜欢摄影、摄像,1999年女儿结婚时买的摄像机和照相机已经落后了,今年我花1万多元全换成了新的。”

翻看一张张泛黄的纸片,一起回忆过往的岁月,成为全家人的一件乐事。“我们小家的生活变化,是国家改革开放30年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抚今追昔,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变化,也会对明天充满信心。”这位退休职工说。(完)

相关专题: 65周年山东记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宋佳]

标签:档案 生活 30年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