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商院案例解析:分众传媒私有化阳谋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但美国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分众的股价再也没有回到过2007年创下的65美元/ADS的峰值,最高只在2011年5月触及过36.54美元/ADS的价格,此后又出现震荡下跌。在律师黄治国看来,当年分众以VIE架构实现美国上市,私有化之后,如果转战香港上市,架构上没有障碍,速度也最快。

内容导读:遭遇上市“七年之痒”, 分众在股市低谷主动退场, 是不堪“浑水”们的骚扰? 还是为了将来卖出更好的价钱?

在美国上市刚满7年的日子,分众传媒(Nasdaq: FMCN,下称“分众”)就遭遇了“七年之痒”。

7年前的2005年7月,分众以“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的身份登陆纳斯达克。在经历了2005-2007年的疯狂增长、备受追捧,2008-2009年的拨乱反正、股价跳水,2010-2012年的增长趋稳、股价疲软以及浑水做空之后,分众大股东、董事长兼CEO江南春,最终决意与美国投资者来个“一刀两断”。

2012年8月13日,分众传媒发布公告称,其已收到由凯雷集团、方源资本、中信资本、鼎晖投资、光大控股以及由江南春控股的JJ Media Investment等组成的财团所发来的“私有化要约”,该财团拟以27美元/ADS(折合每股普通股现金对价5.40美元)的价格,收购分众传媒的全部流通股。为实施交易,财团将成立一个收购载体,并采用“债务+股权”的方式进行融资。

本刊记者获悉,分众董事会已成立一个独立董事委员会,对交易进行斟酌。但到目前为止,独委会尚未对私有化要约做出任何决定。美银美林预计,分众的私有化过程所需时间不会少于6个月,之后,分众将从纳斯达克退市。

2011年11月,在遭到浑水做空之后的投资者沟通会上,SIG分析师赵春明曾向江南春提出“公司是否考虑加速股票回购,或实施私有化”的问题,当时,江南春表示:“在私有化这个问题上,我们完全没有考虑过。”但几个月后,他已然是这个“分众私有化”财团的领军者。

事实上,作出“私有化”选择的,不仅仅是江南春。在此之前,2012年6月,江南春的长江商学院(微博)校友马云(微博),已经以13.5港元/股(与当年的发行价持平)的价格完成了阿里巴巴(微博)(阿里巴巴集团旗下B2B业务,香港上市公司)的退市,而江南春的浙江同乡陈天桥执掌的盛大网络,也正走在退市的道路上。

据美国罗仕证券统计,2010年至2012年6月,已有33家中概股公司宣布了“私有化”计划。而据Dealogic的统计,2012年以来,已经宣布的PE私有化中概股的交易金额,已高达67.9亿美元。易凯资本CEO王冉指出,“分众的私有化,会对中概股的股东们形成心理暗示。未来12个月,还会有更多中概股寻求退市”。

曾几何时,“退市”,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更多的是“被迫”而为,而今天,像分众这样选择“主动退市”的企业,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它们的动机,亦不难以理解。因为,在全球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之际,上市公司股价的持续下跌,已经无法体现公司的真实价值;因为股价的下跌,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已经大幅退化;因为,公司的大股东正在计划进行大规模的战略变革,而这些举动并不为资本市场所理解和支持;也因为,大股东并不想与其他股东分享“变革”的成果。

当然,“私有化退市”,并不意味分众们将就此告别资本市场。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始。

江南春的烦恼

过去3年,让江南春无法接受的,是分众持续走低的股价。  去年底,江南春曾直斥美国市场“令人无法理解,越优质的公司跌得越多”。对于分众股价的不满情绪,于江南春而言,或许积蓄已久。

早在2009年,重新回到CEO位置的江南春,为了重整旗鼓,推出了“再造分众”的系列动作:一方面,他将分众业务重新聚焦到楼宇、框架和卖场三大部分,并继续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另一方面,在运营和效率上,朝着“精准化、销售导向化”再推进。2009年底,江南春接受媒体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表示,在自己新的5年任期内,从财务角度讲,“花一两年时间回到(分众)历史上的高峰,然后再花三到四年的时间突破它的高峰,这不是一个问题”。

至少,从财报上看,江南春不但说到,并且做到了。2010年,江南春回归的第二年,分众实现强劲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5.163亿美元和1.843亿美元,不但一举扭转了2009年亏损2.09亿美元的局面,甚至还超越2007年历史盈利高峰时创造的1.444亿美元净利润的纪录。2011年,分众业绩再创新高,实现营收7.926亿美元,净利润再创纪录,达到2.009亿美元。

但美国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分众的股价再也没有回到过2007年创下的65美元/ADS的峰值,最高只在2011年5月触及过36.54美元/ADS的价格,此后又出现震荡下跌。

而浑水的猎杀,无疑再次消磨了江南春对美国资本市场的耐心。2011年11月21日和29日,浑水连发两篇报告,质疑分众的液晶屏规模及以往多起大规模收购中存在内部交易,并将分众的股票评级为“强烈推荐卖出”。浑水的第一篇做空报告发布后,分众股价大跌39.49%,报收15.43美元,创52周新低,市值一夜蒸发掉15亿美元。

面对浑水的挑衅,江南春亲自率团队应战。虽然分众的股价最终得以反弹,但一位接近分众的人士称,这场“抗空战”令江南春感到“心烦”。

而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地位,对于今天的分众而言,似乎已经不再那么有价值了。自2007年叫停“并购战车”以来,分众几乎没有再在美国市场融资。“它的融资功能已经没有了。”分众副总裁嵇海荣称,但分众每年却要为“上市公司”的身份支出不少费用。浑水的这场“空袭”就令分众遭遇财务损失,“仅聘请第三方机构数屏,就花了几百万元”。在2012年一季度与分析师的电话会上,分众CFO刘杰良透露,分众聘请第三方审计屏幕数量的开支及专业服务方面的总开支达到230万美元。

早在江南春反击浑水做空之际,就已有业内人士建议分众私有化。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当时评论称,未来,“越来越多的中概股也许会选择私有化退市。这是趋势,这是必然”。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寿双也直接建议说,“不跟他们玩了”。

2012年8月,分众的“私有化计划”最终出炉。由江南春牵头的财团,提出了27美元/ADS的“私有化”报价,相比当时股价有15%的溢价。考虑到江南春目前只持有分众17.9%的股权,若要私有化成功,财团总共需要筹集近35亿美元的资金。

但这样的报价,仍被很多市场人士指为“偏低”。此前,阿里巴巴和盛大网络的“私有化”报价,分别溢价46%和23.5%。在分众宣布“私有化”计划之后,已有律师在美国集结分众投资者,准备就此对分众发起诉讼。

“在美国市场,打官司很常见。官司来了我们就得应诉,但很多时候,我们赢了官司也没意义,还耗费了时间、精力和资金。”嵇海荣说。显然,江南春的烦恼,仍将继续。

相关专题: 山大总裁班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逯延津]

标签:分众传媒 分众 Dealogic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