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打工妈妈陈素琴:抛下女儿是心中抹不去的伤痛


来源:中国新闻网

陈素琴一家人。图/ 受访者提供 人物介绍:陈素琴,是纪录片《归途列车》中的主人公,是从四川到广东打工的普通农民工,也是在女儿不到一岁就不得不外出打工的妈妈。陈素琴和她的丈夫一路从广东到四川,再从

战争般的春运

对于农民工来说,将打工与家乡连接起来的,便是春运。

十几年来,张家每年可以一家团聚的时光,就是春节。然而,春节回家,又是一场磨难。每到这时节,工人讨论的话题都离不开车票,什么时候、去哪能买到票。陈素琴和丈夫常常跑一个星期火车站,也买不到回家的票,好不容易搞到票了,那个兴奋劲儿,没别的表达方式,就是一个劲儿地笑。

即使买到了票,归途依然漫长。他们要先想办法到四川达州,再坐长途大巴到广安,再坐船,再坐大巴,才能回村。每年回老家过年,一下了车,村里人相见,问候语都是:“哟,你哪天回来的?”

这一年的春运,刚好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冰冻天气,冻雨落在中南大部分铁路列车的电线上,结成了冰,几乎全国的铁路客运都瘫痪了。在细雨中,广场里,站满了人。为了保证秩序稳定,人群被栏杆隔开,站前广场被分成几个区域,每块容纳几千人,每隔三四个小时,栏杆就会打开,人们便从一个区域跑到下一个。其实,根本没有车来,但人们都觉得,移动就意味着希望,事实上,他们不过是围着广场不停地打转。

被困了七八十个小时后,陈素琴一家人终于是上了火车,大家总算能平复一下连日焦躁的情绪。车上每个角落都站着人,包括洗手台和卫生间,大多数人都筋疲力尽,瘫成一团。

从广州到四川,火车要走三天两夜。乘客们一边谈论回家的迫切心情,一边抱怨今年赚得不多,越来越累,再这样下去,就不出来打工了,在家附近找个地方工作。但每年春节过后,这些人还是会一起回来。在城里打工虽然辛苦,然而留在农村,却是完全没有希望,既没有地可以种,也无法养活一大家人。

看不见的未来

没有想到,陈素琴和丈夫千辛万苦回家过春节,等待这个家庭的,却是积蓄了十几年矛盾的爆发。

陈素琴一进门,便拉着一年没见的张洋问长问短,然后说:妈妈辞了工,回来带你读书好不好?

张琴在一旁接话说,“张洋,放心吧,她不会回来带你的。”接着补充,“他们都是无心的,只是在有心地说。”

这激怒了脾气温和的张昌华,他大声质问女儿:“你告诉我,你到底想我们怎么做?”

“我晓不得。”张琴眼睛看着电视,大声顶回来。

父女俩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争吵,张昌华埋怨张琴辜负父母,荒废学业;张琴则埋怨父母从没给过她真正的关心;陈素琴只皱着眉劝:不要说了,不要说了,越说这些越难过。

“你只认钱。”张昌华说。

“我本来就只认钱不认人。”张琴回敬。

“你给我出去!”张昌华说。

“老子就出去!”

张昌华从椅子上跳起来,冲向女儿连扇几个巴掌,“老子!哪个是老子!”

张琴毫不示弱,与张昌华扭打在一起,边打边说,“是你们逼我的。是外公把我带大的,你就不是我老子。”

年夜饭桌上,很长一段时间没人说话,只有陈素琴和外婆一直在哭。没过几天,张琴就搬到舅舅家去住了,直到父母离开,她才回家。

临走前,陈素琴去当地的小庙拜菩萨,她点上几柱香,跪在菩萨面前,双手合十,嘴里念叨:“我也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希望您保佑她改邪归正,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要她明年听话,我一定来还愿。”

陈素琴夫妇俩最终放弃了对女儿的要求。陈素琴说,“现在活路这么多,她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就凭自己的本事了。”

春节过后,张昌华、陈素琴和张琴,再次踏上南下的列车,但他们的目的地,已然不同。

陈素琴后来说,2008年雪灾那年在广州火车站,女儿在人群里差点被挤倒,害怕得大喊了声“妈妈”,那是她印象中最后一次听女儿喊妈妈。

从此,一家五口,就这样四分五裂地各自生活着。

(据中国新闻周刊,部分文字有删改)

相关专题: 母亲节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陈素琴 女儿 妈妈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