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季羡林: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来源:和讯网

【核心提示】“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和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也有浓厚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这是季羡林对自己的学术身份进行的一次简单概括。这位“杂家”在很多领域辛勤耕耘

【核心提示】“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和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也有浓厚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这是季羡林对自己的学术身份进行的一次简单概括。这位“杂家”在很多领域辛勤耕耘,且硕果累累,实在让人望尘莫及。更让人惊叹的是,他逝世时已达98岁高龄,是一位众人景仰的长寿学者。其实,季羡林并没有刻意总结过自己的养生之道,但透过他不平凡的学术生涯,我们或许能从中收获几分独到的养生启示。

季羡林

“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实现人生的价值,才能对得起这仅有的一次生命。”

“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和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也有浓厚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这是季羡林对自己的学术身份进行的一次简单概括。这位“杂家”在很多领域辛勤耕耘,且硕果累累,实在让人望尘莫及。更让人惊叹的是,他逝世时已达98岁高龄,是一位众人景仰的长寿学者。其实,季羡林并没有刻意总结过自己的养生之道,但透过他不平凡的学术生涯,我们或许能从中收获几分独到的养生启示。

脑筋要不停地思考问题

在季羡林看来,如果非要让他讲出一个长寿秘诀的话,那就是“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由于身兼数职,季羡林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各种会议和学术活动所占据,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仍会留有让大脑思考的余地。遇到一些空话连篇、信息量非常小的会议时,季羡林“往往只用一个耳朵或半个耳朵去听,就能兜住发言的全部信息量,而把剩下的一个耳朵或一个半耳朵全部关闭,把精力集中到脑海里,构思,写文章”。有时,我们看似闲暇的时间,季羡林都不会轻易放过。正如他自己所说:“在飞机上,火车上,汽车上,甚至自行车上,特别是在步行的时候,我脑海里更是思考不停。”即使在住院期间,他也闲不住,经常因为一篇文章而躺在床上反复推敲,有时差不多已经成稿,待液体输完,手脚能动弹后,他就赶紧拿起笔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而且几乎是一挥而就。季羡林在他的《九十述怀》中说:“在学术研究上,我的冲刺起点是八十岁以后。”1998年,季羡林完成了他平生认为最长、最艰巨的两部书,一部是长达80万字的著作《糖史》,一部是长达数十万字的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这不得不令人感到钦佩。

季羡林曾多次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实现人生的价值,才能对得起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季羡林正是让大脑处于不停地运动和思考之中,才使自己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保持着无限的创作源泉,并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宠辱不惊,淡泊名利

从养心的角度看,季羡林最可贵的地方是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始终以一颗平常而豁达的心对待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

季羡林出身贫苦,历经磨难,“二战”前后滞留德国达10年之久,饱尝思乡之苦。回国后,他与家人长期分居,独自一人在北京从事学术研究。“文革”期间,季羡林遭到打击,但他仍能泰然处之,并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坚持做自己的学问。他说:“活下来,也许还是有点好处的。我一生写作翻译的高潮,恰恰出现在这个期间。原因并不神秘:我获得了余裕和时间……没有人敢来找我,很少人有勇气同我谈上几句话。一两年内,没有收到一封信……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行尸走肉,我必须干点事情。”

由于在学术上的杰出成就和重大贡献,季羡林赢得了很多名誉和头衔,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授。2002年10月,季羡林在住院期间专门写文章提出请辞“三顶桂冠”。他说:“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他认为,唯有如此,他才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学问。2006年5月14日,北京大学举行“庆祝东方学学科建立六十周年、季羡林教授执教六十周年暨九十五华诞”大会。然而,季羡林这位老寿星却没有出席会议。第二天,有人向他说起了这次会议的盛况,他感到非常惊讶,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教授,搞这么大的场合干什么?小题大做,不值得。”

季羡林一向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人,对困境、逆境、名誉、地位,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他的朴实,他的平凡,是他不同于许多所谓“名人”的地方。“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胜似闲庭信步”,用这句诗来形容季羡林的人生态度最恰当不过了。拥有这种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季羡林才获得了自己的长寿密码。

养生无术是有术

进入耄耋之年,季羡林仍身轻体健,思维活跃,吐字清楚,而且每天坚持工作7个小时。这在常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因此,经常有人向他询问养生之术。季羡林的回答是:“养生无术是有术。”这几个字看似很深奥,其实概括起来就是季羡林所说的“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与其他人不同,季羡林所说的不锻炼,不是反对体育锻炼,也不是不进行体育锻炼,而是反对那些将大量时间都用于锻炼的“锻炼主义者”。季羡林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工作,而健康的体魄是展开工作的前提,所以有必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锻炼身体。但是,如果专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过长,而耽误了工作进程,那么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挑食是保养身体的妙方,但有些刚刚步入中年的人,却为了预防某些疾病,而挑起食物来。如,不吃蛋黄,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等等。殊不知,以这种心态来求得长寿,实际上矫枉过正了。季羡林认为,无论是五谷杂粮,还是瓜果蔬菜,只要有营养的东西,都可以吃。鸡鸭鱼肉,当然也可以吃一些,只是不要贪食,不可偏食。

季羡林认为,不嘀咕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即“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嘀咕咕,豁达开朗,乐观愉快,吃得下,睡得香,有问题则设法解决,有困难则努力克服,绝不为芝麻绿豆大的事大伤脑筋,也绝不毫无原则地随遇而安,绝不玩世不恭,更不庸人自扰”。季羡林为人坦荡,不追名,不逐利,拿得起,放得下,一向以真面目、真性情示人,可谓真潇洒。无怪乎有人赞叹:“有此境界之人,焉能不健康长寿?”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著名学者、翻译家、作家,精通12种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季羡林博古通今,著作等身,被尊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主要著作有《糖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季羡林选集》、《病榻杂记》、《百年人生》、《季羡林说自己》等。

相关专题: 季羡林专题  

相关新闻:

标签:季羡林 生命 学术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