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汉字之美缘何被遗忘?


来源:天津日报

原因一:电子字典“捷径”导致一知半解 中小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相对于参加工作后的成年人,应该说,手写汉字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那么是何原因导致了中小学生书写能力下降?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一些中小学的

原因一:电子字典“捷径”导致一知半解

中小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相对于参加工作后的成年人,应该说,手写汉字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那么是何原因导致了中小学生书写能力下降?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一些中小学的老师,在所有因素中,老师们反映最多的就是电子字典、电子词典等电子设备的应用。一些老师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使用传统字典,改为使用电子字典、电子词典,这种通过捷径学习的方式,严重影响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发展。

“其实,当不方便携带工具书或者需要快速查询时,电子词典确实能提供很大的便利。”静海县第六小学语文老师吴克芬表示,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学习效果上,电子词典能达到和传统纸质字典一样的效果。

吴老师告诉记者,她从事语文教学已经有十多年了,刚上班那会儿,学生的工具书就是字典、词典,现在变化很大,虽然学校、老师都鼓励学生遇到不认识、不会写的字都要查字典,但是还是有不少学生喜欢用电子词典,还有不少高年级的学生喜欢用手机查字,毕竟比较起来,电子设备要方便、快捷的多。

“要真正理解一个字,写好一个字,还是离不开传统的字典。”吴老师说,电子产品都采用了人工植入的方式,因此想查一个生字或生词的读音、含义时,依靠电子产品,只能为学生提供最常用的一种解释,知识点不全,不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这个生字或生词。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在很多品牌的词典里,都出现了汉字“缺胳膊少腿”的现象,比如需要的“需”,雨字内只有两点;谨慎的“谨”,右半部也少了一横。他们把这些情况反映给了学生家长,家长找到销售公司以后,他们竟然说,这是正常现象。吴老师不禁感叹:“这将对孩子造成多大的误导啊。”

一位中学老师对记者说:“使用纸质字典是一种特别好的习惯,首先,发现问题——查阅字典——理解——记忆——运用,是一套系统的流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在翻阅字典的过程中,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能了解这个字、词所有的解释。这样印象更深,也能更好地理解所要查的字或者词,写的时候当然也不容易忘。电子词典虽然快,但学生往往看到一个解释就觉得完成了任务,不求甚解,弄个一知半解,经常是查了忘,忘了查,缺少纸质字典那种学习的感觉。”

原因二:键盘输入:冲击汉字书写传统

去年,一次网络调查显示,90%以上被调查网友出现过“提笔忘字”的状况;在被问及“你想念远方朋友时,会如何与其进行联络?”的问题时,60%以上的网友选择了使用QQ、微信、电邮等方式与朋友联系,大约33%的网友选择了电话联系,只有5%左右的网友选择了写信联系。

毋庸置疑,键盘输入的快捷和高效,大大减少了人们的写字机会。渐渐的,对键盘的使用,由习惯变成了依赖,由依赖变成了退让。特别是拼音输入法的广泛使用,让本来作为形象文字的汉字日益拼音化和字母化,笔画顺序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越来越淡。采访中,一位大学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学校里的学生大多数习惯使用“拼音输入法”,很少有学生再去背字根学五笔了,打字的时候,首先想的就是怎么拼,比如,输入“王”就会出来“旺网望汪……”想写哪个挑出来就好了,所以这不叫输入汉字,这叫挑汉字。对字形的记忆很模糊,长此以往,提笔忘字就很自然了。这位老师还说,当初他们学的都是五笔输入法,五笔输入把一个字分成4部分,虽然一般只写局部就可录入整个字,但还有写字的感觉。但采访中,另外一位老师则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说:“键盘敲得多了,字写得少了,自然会影响一个人的书写能力,这和哪种输入法没有关系。就拿我说吧,我也用五笔,打字时我最先想的是伸哪个手指。”

往更深处分析,键盘输入怎么就造成提笔忘字了呢?首先,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可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形成特殊印记。而且坚持手写对人的意志、耐力、毅力和神经系统稳定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在电脑上敲字缺少笔迹的书写感和印痕感,无法形成这种印记,对大脑的语言中枢产生不了刺激作用,从而造成了提笔忘字现象。

采访中,记者明显感觉到除了键盘输入挤占了手写汉字的空间之外,汉字日常使用频率也越来越低,也是书写能力下降的一个诱因。学校,特别是大学校园,老师用PPT教学的越来越多。以往,人们给亲朋好友写信、在单位里写个请假条、写日记,都用手写,如今这些都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来完成。在一家外企工作的柳小姐对记者说,回想需要手写的,也就是写银行卡时的签名了。

原因三:网络语言:挑战汉字规范使用

记者在一些学校和写字楼采访的过程中,一些受访者表示,书写方式的改变也可能是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原因之一。

本市某中学的语文老师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书写中运用网络语言,886 (再见)、GG(哥哥)、“有木有”、“神马”、“浮云”等,还有一些具有非语法性特点的网络流行语,如“我走先”等也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书写中。网络热词在班级同学中流行很广,这些词总是一传十、十传百,而且学生们似乎总是“过目不忘”且能够做到“活学活用”。这位老师说,有时候批改作文像在猜谜语,根本看不懂,这样的书写方式势必会导致很多学生提笔忘字或写错别字。

采访中,一些中学生说,大家都这么说,自己不说就“out”了。

一位公司白领杨女士告诉记者,对于她来说,提笔忘字是经常事,一般在公司,基本都是电脑打字,写文件、新建的时候,都会用正规语言,但是聊QQ、聊微信或是朋友之间发电子邮件时,她就会用一些网络语言、网络用字,就她自身感受而言,经常使用网络语言多少会对书写能力起到不好的作用。“说实话,就比如说,886,虽然表达了‘再见’的意思,但是反映到脑海里的只是3个数字,觉得总是写886、‘你8要酱紫啊!(你不要这样子)’之类的,再去写正规写法,都觉得不习惯了。”

对于如今网络语言的盛行,一些学者认为,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网络语言的发展有其社会必然性,其作用不可一味抹杀。但是,网络语言的使用应该有其场合、对象和语境,如果不加限制地任意使用,也将是一场文字灾难。也有些学者则对此持宽容态度,文字不可能脱离于时代不受冲击,要不然文字只会停留在甲骨文的年代。面对冲击,要用发展的眼光去保护,手段上不应只是简单地“禁止”、“抵制”。

相关专题: 聚焦“汉字危机”  

相关新闻:

标签:汉字 学生 老师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