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商河县鼓子秧歌 千年历史的民间舞蹈艺术瑰宝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整理

商河县鼓子秧歌 商河县鼓子秧歌 济南市商河县鼓子秧歌是民间百姓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瑰宝,因其舞技健美、气势磅礴、蕴藏着灿烂而厚重的历史文化,

商河县鼓子秧歌

商河县鼓子秧歌

济南市商河县鼓子秧歌是民间百姓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瑰宝,因其舞技健美、气势磅礴、蕴藏着灿烂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感染力,列山东三大秧歌(商河县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之首,是汉族北方四大民间舞蹈(山东三大秧歌、东北大秧歌、陕北秧歌、河北地秧歌)之一,这种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誉满全国,名扬世界。每年的元宵节,是商河县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

商河县鼓子秧歌

商河县鼓子秧歌的历史源流

鼓子秧歌起源于抗洪斗争。在黄河腰穿县境的岁月里,百姓屡受黄水危害,毁房舍、败田禾、饿殍遍地,民不聊生。黄河岸边的商河百姓为了生存,群起奋勇抗洪抢险,导水排涝,灾后散墒抢种,辛勤劳作喜后有收成。于是,他们情不自禁地拿起锅碗瓢盆、棍棒、簸箕、雨伞等随手用具,聚集在一起唱起来跳起来,抒发灾后余生且丰收的欢悦心情。随着抗灾夺丰收次数增多,人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体验到歌咏舞跳的愉悦情趣,参加舞跳的人数不断增多,进而道具就有了变化,也有了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这就是鼓子秧歌的雏形。

鼓子秧歌以武舞成型。历代封建王朝都是以武力取天下,为维护统治都编制歌颂本朝武功的武舞,用于郊庙祭祀。鼓子秧歌是在唐宋年间以武舞成型的,因为它具有这个时代的精神特点。山东自古以来战乱频繁,商河地处腹地,更是兵连祸结,饱受兵燹之苦,血与火洗礼的商河人民不仅锻炼了骁勇尚武精神,也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并把战争中某些手段用于民间舞蹈,更由于商河作为齐国的臣民,长期受孔子、孙子文武二圣的文化熏陶,所编出来的舞蹈就具有“泱泱大风”古齐国的乐舞水平,经过千百次的演出,锤炼出军事化的组织形式,变化莫测的舞蹈阵式,粗犷豪放的将士风格,无往不胜的英雄气势。

鼓子秧歌的流传赖于祭祀活动。“祭祀”和“礼俗”是统治阶级约束人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手段。殷商以前,人们以目神为万物主宰,朝夕祭之。周代则以天帝为尊,节气(日)受祭,并和神农、后稷并而祭之,一直延续到清末。典仪非常隆重,上至天子、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下至州府县衙,上下一齐搞,最初带有强制性和半强制性,后来逐渐变为习惯。农村的“礼俗”,则由族长率“渔读耕樵诸戏”,正月初七(人日)晚上到寺庙祠堂祭神拜祖,烧香包跑“行程”,庄严肃穆,献上三牲、三经,三拜九叩,烧柴禾烧纸钱跑“场子”,祈祷六个方面的要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子多福,福禄吉祥,消除兵祸,远避罪疾。由于“渔读耕樵诸戏”(现在称鼓子秧歌),常年参加“祭祀”、“礼俗”活动,成为封建社会惯性运转机制的一部分,这种直接的社会功利性,成了民间舞蹈价值取向的一种恒常因素,也就给了鼓子秧歌以生存和流传的条件,因而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鼓子秧歌从实用功利艺术逐渐向自娱性转化。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从外地迁来大批移民,他们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各地的乐舞文化在商河大汇合,民间歌舞从减轻劳动重负、祭祀驱壤、鼓舞战斗热情的实用功利艺术逐渐向祝福游艺、自我娱乐转化,主调由庆重神秘演化为喜庆欢乐,明清时期兴旺发达。鼓子秧歌当地俗称“跑(闹)十五”、“闹玩艺儿”,集歌舞杂耍于一场,是汉代“百戏”的延续。民间活动正月初七晚上祭祖,初八正式开始,十七晚上落伞,前后十天,其中十五、十六、十七三天为高潮。《商河县志》记载的城里“跑十五”盛况:“举国纷纷兴若狂,新正十四挂衣裳,明朝但愿无风雪,尽力逞才闹一场”,“是日士女云集,途为之塞,自晨至暮络绎不绝。”“里人行户扮渔读耕樵诸戏,酒筵悦歌竞为欢会,凡三夜”。农村则根据自身条件,将若干种文艺形式综合在一起,重点表演伞鼓舞,舞者不歌,歌者不舞,这种"百戏"形式的自娱性活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借用简单的道具,先人传下来的技巧,把压抑的情感,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时空中,将平时说不出来、不敢说、不能说的话,把窝在心里的酸甜苦辣,一古脑地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律动,亦舞亦蹈亦说亦唱地宣泄出来,得以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自我安慰,自我解脱,重打锣鼓重开张,以期待来年胜今年。

建国后,鼓子秧歌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舞蹈艺术盛会,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商河鼓子秧歌日臻完美。八十年代初,西方的迪斯科、霹雳舞风靡东方这块古老的大地,文化渗透引起人们严重关注,好办法就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商河县委、县政府坚持立足本地,从民舞切入,把广大群众团结在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大旗下,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年年举办全县鼓子秧歌汇演,每年几十几百支秧歌队,几千几万人参加演出,到处鼓声咙咚,到处流光溢彩,上至九旬老翁,下至五六岁的孩子,一家三代同场演出,兄弟姐妹争扮角色,到处都是一往情深的执着,充分发挥了鼓子秧歌自娱性和它特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功能,巩固和发展了人民内部平等、团结、互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受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鼓子秧歌作为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发掘、研究、创作、传播、开展活动、保护发展等方面却面临着困难和危机。不过,鼓子秧歌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预示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弘扬又迎来新的春天。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鲁璐]

标签:商河县鼓子秧歌 民间 瑰宝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