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商河县鼓子秧歌 千年历史的民间舞蹈艺术瑰宝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整理

商河县鼓子秧歌 商河县鼓子秧歌 济南市商河县鼓子秧歌是民间百姓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瑰宝,因其舞技健美、气势磅礴、蕴藏着灿烂而厚重的历史文化,

商河县鼓子秧歌

商河县鼓子秧歌表演

近代鼓子秧歌民间的演出活动主要用于村与村之间的文化交流,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平常有来往,关系好的村,打个招呼即可送秧歌上门;二是平时无来往,以后在生产生活中又要发生联系,须经“探马”的“一探一报”;三是因某种原因两村闹矛盾,或有重大需求,须经“探马”的“三探三报”,炮手鸣炮,族长率队,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礼仪极其隆重。

秧歌整个演出活动包括进场、辟场、按场、跑场、煞场、出场六个部分。

1、进场。秧歌队在村外整队,客村以最高礼仪接待,设香案,置肴馔果品,鸣鞭炮,头面人物全部出迎,客家抬鼓,鼓乐前导,“行程”进村,若客家秧歌队尚未出村,则以“行程”迎接,导引至演出场地。“行程”亦称“街筒子”、“进出街”,有“二路”、“三路”之分。“行程”水平基本上能反映出该队舞蹈水平,它既有统一规范的集体舞,也有小范围的“伞鼓舞”、“伞棒舞”和“伞花舞”,演员既有小范围的不同角色的舞蹈组合,又有全部角色的层层“驳花”,在炽热的鼓乐节奏里,“行程”宛如游龙,翩如惊鸿,粗犷豪放中充溢着阳刚之美,热情奔放的娴熟技巧,令人回肠荡气不能自已。

2、辟场。秧歌队小型的五六十人,大型的二三百人,演出场地小如篮球场大则需大场院,“跑十五”是一年一度盛大的文艺活动,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幼早已集结在演出场地水泄不通,必须辟场才能演出,大鼓定位后,辟场的方法有探马开场、武术打场、鼓棒冲场、鞭炮炸场、高跷踩场、见彩吓场、龙狮扩场,“丑”在场外即兴演出称之引场等。这些方法以不伤人为前提,观众嘻嘻哈哈挤来挤去,非常热闹。

3、按场。辟场后,头伞各领己队圆场,到达两门,第一领伞在正门晃动驳棰,鼓乐随即变化节奏,跑场开始。

4、跑场。是演出的高潮部分,场子借鉴古代战阵、与仪仗队、土木建筑、生产斗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吉祥图案及动植物形象等,世代演练出一百多个秧歌阵图。秧歌场子从速度、力度可分为文场、武场、文武场三种。武场速度慢,清晰浑厚,文场速度快热烈红火,文武场介于二者之间。一般演出每场只跑十几个场阵。秧歌场子随“头伞”手中驳棰摇动而变化,文场、武场、文武场,进、出、边,穿插、驳花、组合,外圆内方,平衡对称,变幻莫测,气象万千,忽如蛟龙摆尾,忽如短兵相接,忽如群鹰翱翔,忽如行云流水。终场的“上天梯”、“八趟街”最为壮观,金鼓疾如狂飙,八路纵队排出方阵,伞舞飞旋如大海浪涌,鼓声隆冬如万马奔腾,棒舞刚劲勇猛,花舞英姿飒爽,展现出一幅幅壮丽雄伟,高亢激昂,气吞山河的情景,被誉为“汉族民间男性舞蹈的代表”。

5、煞场。曲线流动的场子演化至“八趟街”,队员集结成方阵,“领伞”用驳棰点鼓,队员和鼓乐猝然煞住,异常壮观。

6、出场。煞场后,“伞”、“鼓”、“棒”、“花”在周边上休息,客家散烟糖表示慰问,“丑”和歌舞杂耍演员上场表演,秧歌队员休息后即返场演出,场子不同于前场,最后还是“八趟街”煞场,客家将已准备好的烟糖赠送秧歌队,由礼官装入口袋背走,客家再次抬起大鼓,鼓乐仍作前导,队员'行程',全村人送出村外,演出结束。若两村原有矛盾,此时便捐弃前嫌和好如初,展现了淳朴的民风和憨厚善良的美德。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鲁璐]

标签:商河县鼓子秧歌 民间 瑰宝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