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山东梆子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整理

山东梆子是山东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据史料考证,山东梆子源于山陕梆子,山陕梆子在明末清初形成后,由河南开封传入山东境内运河两岸地区,分别向曹州、莱芜、章丘、泰安、菏泽、临沂等地传播,流入曹州形成的梆子剧

山东梆子是山东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据史料考证,山东梆子源于山陕梆子,山陕梆子在明末清初形成后,由河南开封传入山东境内运河两岸地区,分别向曹州、莱芜、章丘、泰安、菏泽、临沂等地传播,流入曹州形成的梆子剧种,称曹州梆子,又名高调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汶上梆子,后通称山东梆子。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梆子腔系占有重要位置,从清初至今,已传承有3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梆子腔特征。传统剧目600余个,传统曲牌60余种,唢呐曲牌120余个。从剧目、声腔、曲牌、表演,到弦乐、打击乐都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在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中独树一帜。丰富的内容和基本特征,使其在中国戏曲史上成为一个重要的梆子腔剧种,《两狼山》、《墙头记》、《黄牛分家》等优秀剧目,深受省内外广大城乡观众的喜爱。

梆子腔源于清代

清代康熙(1661—1722)年间的《在园杂志》(刘建玑著)最早记载了“梆子腔”一名。据清乾隆五十年(1785),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吴长元《燕兰小谱》及雍正十年(1732)《梨园馆碑记》记载,此时已有唱梆子的孙国豹、郭凤山系山东籍艺人,活跃于北京戏坛,并演出往返于京鲁之间。至于当时唱的梆子腔,与当今流行的“山东梆子”有何异同,虽缺乏必要的音响、曲谱进行比较,但与纪根垠同志调查山东梆子老艺人口述情况相近,山东梆子老艺人刘勾文(1879年生,山东梆子名丑刘玉明之师)讲:“我们唱的梆子戏,最早是山陕梆子经过开封一带流传过来的。开封以南,朱仙镇以北,有老郎庙(祀庄王),过去每年旧历四月二十五日有盛大庙会,山东梆子艺人曾捐资修建过。”

自清代康熙年间有“梆子腔”记载以来,先后成立的班社有近百个。由于历史久远,缺乏详细文字记载,多数班社究竟由谁创建,其兴衰演变过程已无可考。根据老艺人回忆及有关资料所载,山东省内各地市专业山东梆子剧团传承情况各异,新中国成立后,老戏班的艺人纷纷参加了不同地区的专业剧团,原班社已不复存在。

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前身系东平县前锋剧团,建团初期走过了一段艰苦的创业历程。1952年底,老艺人李景振邀请山东梆子名演员刘景泰(艺名“刘三儿”曾在冀鲁豫行署文工团从艺)、李全友、苏家友等20余人到东平县筹建剧团。1955年,因《春香传》的成功演出,被调往泰安,更名为“泰安专区人民豫剧团”。

1958年,泰安地区合并于济南后,鉴于剧团建团之始,刘景泰、李全友等演员均为山东梆子艺人,1960年秋,基于振兴山东地方剧种的需要,济南市政府决定将剧团更名为“济南市山东梆子剧团”。1961年4月,根据山东省委指示,济南与泰安分开,泰安专署复置,剧团随泰安专署迁回泰安后,更名为泰安专区山东梆子剧团。1985年泰安地改市时,剧团更名为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至今。

如今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是省内山东梆子剧种惟一的地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承担着山东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已达54年之久。

综上所述,山东梆子是山陕梆子腔传入山东曹州后,形成并流行山东省的地方戏曲,目前成为梆子腔系在山东的主要剧种之一,主要流行在鲁西南的菏泽、济宁和泰安等地的绝大部分县市,聊城、临沂的部分县城、农村,以及豫、冀、苏、皖等省的部分县地。

经典剧目助推梆子剧发展

山东梆子传统剧目极其丰富,根据老艺人们回忆:过去仅汶上县大曹班一个班社,经常上演的剧目就有六百出以上。山东省戏曲研究室挖掘记录的共有440出,另外还有63出待抄剧目。

自山东梆子剧种形成至今,从清代的山东梆子班社到建国后的国营山东梆子剧团,演出的传统剧目,大约在600出以上。过去比较流行的剧目,有所谓《头冀州》、《二冀州》、《姚刚征南》、《对抓钩》;《斩子》、《骂阎》、《渭水河》、《哭头》、《跑城》、《临潼山》;《打金枝》、《骂金殿》、《曹庄杀妻》、《牧羊圈》;《江东》、《战船》、《宇宙锋》、《楚国》、《吴国》、《三烈配》”。

山东梆子剧目所表现的题材,范围非常广,既有反映各朝代主要人物,又有表现反抗强暴势力的,也有民族斗争的故事戏,还有反映家庭伦理的戏,也有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民间传说戏,男女爱情戏等。有一部分戏和其他剧种演出艺术特色不太相同,如:《黄牛分家》一剧,乡土风味较浓郁,在语言运用方面,有着生动、朴实的生活气息。其他剧目如《黄鹤楼》、《李渊跑宫》、《双玉镯》等剧目,在处理手法上都有些独特的风格。这些剧目通过演出均受到好评,从而使梆子剧目得到发展。

山东梆子老班社,一般不超过三十人。“五生、五旦、五花脸”的班社为阵容之最强者。五生指小生二人,老生、大红脸、二红脸各一人;五旦指花旦二人,青衣、老旦、彩旦各一人;五花脸指黑脸、花脸三人、丑二人。生角行当:白胡老生、净面老生、勾红脸老生、小生、帅生、武生、文小生,包头生、娃娃生等。旦角行当:老旦、青衣、闺门旦、帅旦、花旦、刀马旦、彩旦等。净角行当:黑脸(大面净)、奸净(白脸)、毛净(二花脸)、童净等。丑角行当:老丑、小丑、拉杂丑、武丑、袍带丑等。

代表性传承人郝瑞芝

郝瑞芝是河南开封人,曾历任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艺委会主任、副团长、团长、名誉团长、艺术顾问,国家一级演员,省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津贴)。山东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山东省第一届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理事,泰安市文联副主席,泰安市政协委员。现为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名誉团长。

她从八岁参加商丘科班,初学豫剧,工青衣、花旦、闺门旦。十岁时便以《西厢记》红娘挂头牌而一炮打响。1953年参加泰安豫剧团。1960年泰安豫剧团改为山东梆子剧团,她从此改唱山东梆子。她对山东梆子非常喜爱,1951年在巨野剧团时就曾经与著名山东梆子演员宋玉山(艺名立楞)同台唱过戏,当时同台演出的山东梆子名家还有刘允亭(艺名刘三)、于延银(艺名大洋马)以及山东梆子名家姚月芝老师。

改唱山东梆子后,她的启蒙老师是宋玉山。她学的头一个戏是山东梆子《吵宫》。此后陆续演出了《贺后骂殿》、《杨八姐救兄》、《盘夫索夫》等山东梆子传统剧目,数十年来她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山东梆子艺术事业。如今,古稀之年的她依然关注着山东梆子的传承与发展,并为培养青年后备人才继续做着自己的贡献。

培养后继人才保护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是中国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吕、柳、梆”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它也是泰安市优秀民族文化及泰山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梆子腔系占有重要位置,从清代至今,已传承了3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及沿革,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梆子腔特征。从剧目、声腔、曲牌、行当、扮相,到弦乐、打击乐器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及套路,在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中独树一帜,丰富的内容和基本特征使其在中国戏曲史上成为一个重要的梆子腔剧种。研究山东梆子的起源与发展,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推动山东地方戏曲的繁荣发展及民族文化的传承。

发掘、扶持、保护山东梆子剧种对泰安市精神文明建设都将起到推动作用,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梆子声腔的传承与发展,对泰安市的经济建设与泰山旅游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新创作演出的现代戏《三回船》被吕剧、柳子戏、莱芜梆子及湘昆等剧种移植演出。山东梆子传统戏《杨八姐救兄》中的音乐已被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科书。

但是山东梆子老演员已年迈多病,现有演职员思想出现动荡,部分尖子演员改行的念头增多。如此下去,难免造成人才流失、青黄不接,山东梆子这一剧种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逐渐出现濒危的状况。应该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摸清山东梆子的形成、发展与沿革,以及存在过的老班社、名演员、剧目,音乐、曲牌、锣经等全部情况。加强戏曲理论研究工作,并将近年来有关山东梆子剧种的各种论文、综述等文章,编辑出版,以丰富山东梆子的艺术研究史料。挖掘整理传统优秀剧目,将山东梆子代表剧目录制VCD光盘发行全国,这将有利于优秀传统剧目的保护与传承。成立“山东梆子研究会”,全面研究山东梆子剧种的形成、发展、沿革、剧目、音乐创作、改革创新及市场运营等方面的问题,为山东梆子的继承与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建立山东梆子人才培养基地,为山东梆子剧种培养后继人才;排演1-2台弘扬泰山文化的优秀剧目,为泰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山东梆子剧种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排演一台富有山东地域特色的精品剧目,充分展示山东梆子剧种特点及表演艺术特色,力争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开展山东梆子进校园活动,培养梆子戏小观众。

相关专题: 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琦]

标签:山东梆子 文化 剧目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